↖  晚清沧海事-3:儒家思想天人感应论..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0-09-28 , 1010 , 104 , 366

听音频 🔊 . 看视频 🎦

 儒家思想的真正核心,其实是天人感应论,内容就是你按照孔子说的去做,上天就会保佑你,你不听孔子的话,上天就会惩罚你。
  听着像不像另外两个一神教?你不遵从耶稣传给你的道,购买赎罪券,上帝就会让你下地狱;

或者你听了穆罕默德的话,做了人肉丨炸丨弹,真主就会带你去天堂,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当东西方的一神教最初相遇的时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他们完全不是儒教的对手,特别是在上层社会,根本无法和儒教竞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大家想想,创造儒教的人是谁?大知识分子孔子,创造基督教的又是谁?一个目不识丁的木匠耶稣,而伊斯兰教的建立者穆罕默德,也不过是一个只会记账的阿拉伯商人。
  所以《圣经新约》不过是一个江湖魔术师的旅行经历,《古兰经》只是一群牧民的生活准则,而《四书》《五经》,最初却是作为治国宝典,为了打动帝王将相而写作的。

无论是思想水平还是意识境界,文字的优美程度和心灵鸡汤的浓度,都不是前两者能相提并论的。


  于是乎蒙古王朝里,虽然影响最大的都是穆斯林信徒,忽必烈的太子真金却信奉了儒家思想。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蒙古人都认为儒家思想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真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由于竞争不过儒教,元初还比较兴盛,到元末就已经很衰落了,信的人越来越少。

  明初时,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人中间有很多都是伊斯兰教徒,比如常遇春、胡大海、蓝玉等等,明朝的大航海家郑和也是一个伊斯兰教信徒,当时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比例还是很高的。

但是到了明末,除了社会的最底层和边远地区,基本上精英阶层没人相信伊斯兰教。
  明朝从来都没有迫害过伊斯兰教,为什么渐渐的没有人信了呢?很简单,和儒家经典相比,《古兰经》实在是太粗鄙了,对一个读书识字的人来说,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差别,所以即使是祖上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一旦有了文化,就会改奉儒教。

而这些精英一旦都耻于信奉伊斯兰教,其他的普通社会群众,也自然就会跟风,所以伊斯兰教在中国,彻底被边缘化了。


  在明代,儒教达到了又一个巅峰,它成为了一种普世价值观,不管是日本人,朝鲜人还是越南人,不管他们和大明关系怎么样,是不是经常打来打去,但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相信,孔子说的才是王道。
  这就像在今天的社会,即使一个最残暴的独裁者,也会把民主,自由,平等挂在嘴边,因为他也知道,这些才是世间的真理。

同样在明代,即使是一个行为最残忍的倭寇,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依然崇拜儒家的价值观,把忠义看得无比重要。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大航海时代到来了,整个世界被连成了一体,游戏规则变了。


  以前东亚人自己玩自己的,和世界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即使在最遥远的美洲发生了一件小事,也可能导致大明帝国爆发一场危机。

而基于农耕社会产生的儒家思想,面对这样的变化,一下子适应不了新情况,立刻暴露出各种缺点。
  从明朝开始,中国和世界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交融,但是明朝人自己却并不知道。

明朝作为货币交易的白银,主要都来自于海外,特别是西班牙从南美洲波托西的银山掠夺所来,然后再在菲律宾和中国商人交换以后,进入中国国内。


  因此这些白银的供应的情况,就会决定明朝内部的物价。

特别是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以后,农民用白银交税,白银和铜钱的比价,就决定了农民的负担程度,也决定了社会的稳定程度。
  但是这种事情别说是明朝了,就是在1980年以前,估计也没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天下的稳定程度居然跟西班牙的白银相关,放着谁都不会相信。


  而被朱熹改造后的儒家思想,讲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像这些蝇营狗苟之事,根本就不是儒家知识分子考虑的范畴。

所以在儒家思想变成了东亚最高价值观的同时,它的危机也全面爆发了。


  而于此同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在不断的进化,当他们在明末清初再次来到中国的时候,已经完全脱胎换骨,变得雅俗共赏,各有绝招。于是一场新的竞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1728年,在西北大地上,有一个叫马来迟的年轻人,他是伊斯兰教的虔诚信徒,这个人聪明无比,很早就学会了读书识字。

于是他在阅读过去的经书时,便发现错误百出。

他不相信真主只有这样的水平,他坚信伊斯兰教一定是博大精深的。

-loading- -loading--loading-



  于是他收拾行囊,决定亲自去麦加看一看,真正的伊斯兰教到底是什么样的。过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想要穿过战乱重重的中亚到达阿拉伯,基本上是九死一生,但是到了马来迟的时代,大航海让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体,只要从澳门坐葡萄牙船前往印度果阿,然后再乘阿拉伯商船,就可以轻松地到达麦加。

  他这一去可不得了,直接开启了中国穆斯林西天取经运动的高丨潮丨,各种最新的穆斯林思想和教派大量涌入了中国,伊斯兰教和“儒教”新一轮的冲突,就此拉开了序幕。
  1578年3月24日,在葡萄牙的里斯本港口,意大利人玛提欧·利奇——一个年轻的耶稣会传教士,登上了一艘前往东亚的船只。

UfqiLong

他是第一个成功的让儒家的上层精英们放弃了自己的信仰而改信基督教的人。

他的中文名字叫做利玛窦。从他开始,基督教看到了打开中国大门的希望,上帝和科学,鸦片和蒸汽机……

在信与不信,杀与被杀之间,伴随着尸山血海和刀光剑影,基督教文明也闯入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而我们的故事,也将伴随着这两条主线展开,去探讨晚清兴衰的真相。


  日期:2020-01-27 18:09:20


  每次来到北京,我都要去广场中间的纪念碑看看。碑上有一副描述金田起义的浮雕总让我耿耿于怀,每次看到它,我的心里都是五味杂陈,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金田起义浮雕.
  当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踏上中国的土地时,他绝对不会想到,因为他带来的东西,中国打了两场空前绝后的战争,一场是内战,死了一亿多人;另一场是向全世界列强宣战,最后每个中国人都赔了一两白银,屈辱到了极点。


  利玛窦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刚到中国的时候,正是万历年间。虽然万历皇帝是个从不上朝的昏君,在位期间又打了三场大仗,但是他的日子却过得很轻松。

他可能永远想不到这其中的理由竟是这段时间美洲的白银过剩。
  西班牙人在美洲发现了波托西银山,接着又发明了水银提炼法,一下子白银产量大增且大量流入中国。

这让万历能为他的战争轻松地筹措到大量的资金,同时白银和铜钱的比值又非常低,农民交税用铜钱低价就可以折换成白银,所以也几乎没有增加负担。万历花了很多钱,但是天下依然太平。


---- ---- ---- ----


 随后,又有两个更混蛋的皇帝上了台:一个嗑药的,一个木匠,再加上著名的大奸臣魏忠贤,这伙人疯狂的折腾了半天,但是天下也没出什么乱子,好像随便怎么胡搞,大明的江山都稳如磬石,大明帝国都能万世长青。


  但是,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因为在朝鲜和日本打仗的缘故,辽东的防守松懈,这给了努尔哈赤崛起的机会。

不过,如果不发生后面的两件事,这些事也无伤大雅,明朝最后并不会落入满人的手中。


  1618年到1648年,欧洲爆发了30年宗教战争,西班牙是这场游戏的主要玩家。战争是个无底洞,打了几年以后,哪怕富裕如西班牙也扛不住了,大量的白银必须全部运回欧洲充当军费。在这个时期里,崇祯皇帝于1627年继位了。他在位18年,死于1644年,没能撑过欧洲30年战争。


  欧洲30年战争
  从各个角度来讲,崇祯皇帝相比于他前面的几位皇帝,那简直有天壤之别——他既勤奋,又节约,一心想把大明的天下搞好,可是却越搞越糟糕,到死也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因其实很简单——他运气不好。

中国是一个缺银少铜的国家,可是货币又用银铜为主。

由于欧洲30年战争导致白银流入减少,白银对铜钱的比价开始大幅度攀升,又因为张居正改革以后,政府收税收的是白银,所以,农民需要用铜钱兑换白银。

兑换价格翻了几倍,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多交几倍的税,这导致了大量的农民破产。这些情形恐怕是张居正始料未及的。


  而大量的农民破产,又导致了税源枯竭,国家为了减少财政开支,就必须裁减很多公营事业;而裁减这些公营事业,又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失业。

这些无业游民就成了国家的不稳定因素,比如李自成就是一个下岗的驿站职工,而明朝就亡在他的手上。
  更悲催的是,这个时期由于太阳黑子活动不正常,产生了厄尔尼诺现象,这导致了小冰期出现,粮食开始大规模减产。

这些自然因素造成了北方大量流民的流窜,他们四处抢劫,被他们抢劫后农民,也没法生存,只能也变成流民去抢其他人,所以流民的数量不减反增。


  与此同时,北方的少数民族饲养的牛羊也因为恶劣的气候大量死亡,他们因此吃不起饭,纷纷南下抢劫。

为了防备他们,大明帝国的军费暴涨,这样就进一步增加了财政压力,反过来又进一步促使政府向农民加税,造成更多的农民破产,逐渐导致税源枯竭。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这一切很快就进入了恶性循环,最后让大明帝国忽然之间就土崩瓦解了。


  为什么几个坏皇帝都活得好好的,而一个好皇帝却很悲催?过去的人一直搞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东找理由,西找借口,有的说是官员腐败;有的说是制度问题;还有的认为是用人问题。

甚至有人将其归因于崇祯误杀了袁崇焕,自己作死。

  直到今天,我们才知道,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细枝末节,无关痛痒。

因为在一个儒家社会里头,政治制度其实是完备的,至于官场的风气,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有个极限,它有一定的自动纠错能力。
  至于到了崇祯朝,为什么这些儒家的精英们全都变成了庸才,政治制度也失去了纠错的能力?——理由很简单,精英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旧的体制适应不了新时代,根本就没人知道怎么样去对症下药。


  现在我们知道,真正的问题,都怪远在天边的西班牙人。他们为了人离开了牧师能不能和上帝沟通这样一个屁大点的问题,就和持不同观点的新教信徒在中东欧一带——今天德国波兰一带,打了30年的仗,杀了上千万的人。

无意中,竟然让在地球另一边的崇祯皇帝很受伤,这让人到哪里去说理?


  还有气候问题,太阳的黑子没事瞎爆发,一不留神,就让地球进入了小冰河期,这些根本就不是当时的认知水平所能理解的,即使在今天,为了气候变暖是不是一个真实发展趋势,会不会给地球带来灾难这个问题,大家还争的你死我活,更不要说明朝的人,怎么会想得到这些事儿。
  而利玛窦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来到了北京,试图传播基督教教义。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简单的向大明的知识分子们讲天主教,他们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因为天主教和儒教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况且这个时候又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比天主教更有吸引力。


  但是利玛窦并不气馁,他还有一项独门绝技,那就是科学知识。这个时候,西方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从希腊文明诞生出来的科学思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基督教文明,这个时候,它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
  所以利玛窦换了一种手段,开始给大家讲天文学几何学知识,一下子就吸引了一大群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深深的为此痴迷,继而对天主教产生了兴趣,甚至皈依了天主教。

这些人都是明朝最顶尖的精英,都是朝廷重臣——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

其中,徐光启还当过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相当于今天的七常委之一。他们被称为圣教三基石。
  利玛窦和徐光启

  利玛窦的成功是空前绝后的,他打开了这扇门,让基督教看到了征服中国的希望,于是他们开始摩跟接踵的奔向中国。

在传播上帝的旨意这件事上,有很多人做得非常好,比如说南怀仁,他甚至成为了康熙的科学老师,大清帝国的正二品官员。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接下来发生的事,又堵死了基督教进入中国的大门,导致了中国人对外国人看法的全面变化,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
  明朝的崩盘,让整个东亚世界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同时对新诞生的大清帝国也不那么尊重。

这个道理很简单,假如 胖占领了美国,你不可能不会怀疑,美国那套思想体系和价值观是不是出了问题?你也不可能不质疑, 胖到底算不算是合法的美国总统吧。


  所以,日本和朝鲜都不认同大清帝国是儒家文明的继承者,他们认为这些来自白山黑水之间的人,不过是蛮夷,没有资格继承大明。
  而他们世世代代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他们才是儒家文明的继承者,日本认为中华文明在清朝以入关以后,就已经在中国本土消失,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还有崖山之后无中国这个说法,也是由日本人提出来的。他们中的有部分人甚至认为宋被元灭了以后,儒教正统就到了日本,所以他们能够代表天下,有资格侵略中国,就是这个原因。
  而朝鲜人也有类似的看法。他们以前到大明帝国来访,回去的游记都叫《天朝游历记》,可是到了大清国的时候,他们就改称《燕京游历记》。


  而且朝鲜的使者还故意问大清的官员,你们穿的是什么衣服?头上梳的什么发型?是不是符合《周礼》的记载,弄得大清的官员们满脸尴尬。
  日本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拿着宋朝的头巾,故意去问长崎的中国船员,你们为什么穿夷狄的衣服?你们的太祖皇帝是在哪里出生的?搞得大清国的人只有面面相觑的份。

朋友圈的风景:美妙时光美景风光:山河湖水人文城市-14

+沧海 +中华文明 +时期 +白银 +伊斯兰教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3 仁智互见 👎0
  • 0, 1001-01-01 00:00, 3
    👍 👎 ✍️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1.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

      2. 晚清沧海事-2:中华文明的三个帝国时期

      🔴 3. 晚清沧海事-3:儒家思想天人感应论

      4. 晚清沧海事-4:基督教碰撞儒家思想

    晚清沧海事-5:海防和疆防两难之事 5. 晚清沧海事-5:海防和疆防两难之事

    晚清沧海事-6: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 6. 晚清沧海事-6: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

    晚清沧海事-7: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 7. 晚清沧海事-7: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

      8. 晚清沧海事-8:穆斯林的阿訇接头太平天国

      9. 晚清沧海事-9:云南伊斯兰教国

      10. 晚清沧海事-10:慈禧的开明干练与保守反动

    11

    12. 晚清沧海事-12:旗人武士多隆阿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晚清沧海事-24:伊斯兰教马化龙教主使诈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29-8:天津新教案始发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29-20:战河西定关内,破教宦安穆民,西北平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0:下卷十一征服新疆之道高一丈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72:下卷二十一:治理新疆-10:大清王朝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84:下卷三十三:新疆沦陷-11:没有起义只有背叛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96:下卷四十五:群魔乱舞-11:英俄在新疆争霸-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108:下卷五十七:伟大的西征-4:飞将军刘锦棠的闪电战夺取达坂城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120:下卷六十九:光复伊犁-4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 智能推荐

    + 索尔 索尔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