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散文集《西高地行记》在成都首发 阿来:用行走,抵达思想的远方..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听音频 🔊 . 看视频 🎦

... 2023-08-15 10:50 .. 包括《故乡春天记》《嘉绒记》《贡嘎山记》《平武记》《玉树记》《果洛记》《山南记》《武威记》《丽江记》。
    从四川到西藏、云南、贵州、甘肃……阿来一路行走,不断去探索文化现实、歌唱生命尊严、领受民间教益。
    这些文章,集中体现了阿来思想深邃的一面。
    所到之处,都不是普通意义的旅行,而是阿来的文化寻根之路。
    “旅游、观赏,是一个过程,一个逐渐抵达、逼近和深入的过程。
    这既是地理上的逐渐接近,也是在内省中升华。
    所以,我愿意把如何到达的过程也写出来,这才是完整的旅游。
    看见之前是前往,是接近,发现之前是寻求。
    我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去发现一片土地.”
    阿来如是说。
    在对谈中,卢一萍畅谈了他读“阿来”的感受。
    他认为阿来是中国最早的行走文学的践行者之一,为中国文学建立了超越性。
    “阿来老师的散文常常被小说的光芒所遮蔽,事实上,阿来老师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我们关注,最新散文集《西高地行记》正是如此.”
     .. UfqiNews 1

...他与他钟爱的这片大地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紧密的联系.
    他是自然之子、大地上的作家,其信息与行踪弥漫在文字间,抒发了对大地、万物、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思考.
    谈及行走的意义,阿来表示,相较于只能体验写作的书斋里的作家,行走给予人以双重体验,有一部分作家在认真写作之外,也会广泛接触大地上的人群、文化、地理和其他各种各样的生命体.
    行走让我们认识世界、深入世界,这样人生才可能走向开阔,写作才可能变得精致又广阔.
    关于作家视野的问题,卢一萍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进行分享,我认为《西高地行记》《大地的阶梯》都有一种在温暖、悲悯之上的神圣视觉.
    马尔康、嘉绒、贡嘎、平武、玉树、果洛、山南、武威、丽江,构成了一个仰望视角的高地.
    阿来表示,散文有两种编辑方式,一是编年,二是统一在某个题目之下,例如《成都物候记》《西高地行记》,它们既是植物笔记,也是美学笔记、文化笔记.
    《西高地行记》收录的散文.. 07-28 02:50 12

...阿来对整个藏地以及四川诸多植物的了解程度颇高,在写作中常常以悲悯的视角展现自然的美丽.
    莫言曾为此给他写过一首诗,开头便是欲知草木问阿来.
    著名评论家李敬泽也称赞阿来是一个博物学家,他对自然充满了热爱和敬佩,有一种凝视和珍惜.
    阿来认为,《西高地行记》的每一篇文章都有3个向度,分别对应地质学、文化学、生物学(包括植物学)的知识储备,有了这3个向度,文章就变得立体起来.
    写作者要给读者提供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方法,从更高的层面来说,要通过对不同生命体的认知态度,为读者呈现世界观和体认世界的路径.
    阿来在《果洛记》开篇以旅行者在汽车上的视角写道:风景从身边一掠而过:缓缓起伏的丘岗,曲折萦回的溪流,星星点点的湖沼,四散开去的草滩,还有牧人,和他们的帐幕,和他们的牛羊再然后,那些风景在身后渐渐远去,闭合,滑落到天际线下.
    谈及这段经典的风景描写,阿来说:书写坐在汽车上穿过大草原.. 10-08 20:40 1 ..UfqiNews

美女模特鱼子酱Fish性感写真:当阳光射入车内春光乍泄-4

本页Url


👍2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智能推荐

     


    + 运动竞赛 运动竞赛
    AddToFav   
    常在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