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银行、瑞信银行事件有何教训? 金融大咖共议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听音频 🔊 . 看视频 🎦

... 2023-04-07 06:40 .. 我们并没有在过去几年出现像欧美的货币政策的大起大落,过去几年一直是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
    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体系持有欧美债券比例来讲也是非常低的,所以直接影响非常小.”
    朱海斌谈了几点认识,他表示硅谷银行的爆雷跟美联储货币政策大松大紧的变化有很大关系,硅谷银行是典型的市场风险管理不足导致的问题。
    而瑞信银行经营问题在2021年就已经爆发了,这两年瑞信一直在重组和调整过程中。
    朱海斌还表示,无论是硅谷银行还是瑞信银行,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和创新业务有很大的关系。
    硅谷银行是在科创风投方面一直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瑞信在2021年出事的Greensill事件中,投资的供应链金融一度也被市场所称赞。
    这些金融创新领域往往到爆雷之后才意识到很多最基本的风控问题。
    总结经验:协调处理好金融业务发展和金融监管吴晓求指出,从这个事件中可以总结到三点,一是碰到类似风险的时候,稳定市场特别是稳定 .. UfqiNews 19


... 01-15 01:23 , 10740 , 154 ..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Edward Throp:从賭城拉斯维加斯到金融华尔街-44:第29章 金融危机:未汲取的教训-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总统、国会和美联储给我们提供了30年宽松的金融环境.
    杠杆效应、宽松货币政策和   “金融工程”随即带来了一系列资产泡沫,对金融体系的自身稳定产生了威胁.
    

第一次全球冲击是1987年10月的崩盘,当时美国股市单日跌幅达23%.
    
其诱因是在期货市场增加杠杆的新型量化保险产品的大规模反馈,好在股市和经济迅速复苏,但是这样的复苏也使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过度杠杆的危险.
    

第二个警告是在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产管理公司的倒闭.
    它由一位出手阔绰的交易员和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操纵,这个所谓的由世界上最优秀的交易员和金融理论家组成的梦之队几乎亏光了基金所有的40亿美元净资产.
    在当时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它们的杠杆率在30倍到100倍之间浮动.
    
  通过杠杆效应,年化不到1%的利润可以产生约40%的年化回报率.
    如果资产价格正常,那么一切将顺风顺水.
    但是如同1929年价格小幅下跌就能毁灭那些保证金比例为10%的投资者一样,保证金比例为1%到3%的长期资产管理公司会因为市场的巨变而彻底破产.
    
 
正如纳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鹅》中所指出的那样,在正常情况下,长期资产管理公司明显的超额收益其实是虚幻的,因为它们会因为受到罕见的极端事件的影响而被全部抵消.
    这种   “黑天鹅”事件对各人的利弊可能不同.
    讽刺的是,错过1994年长期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而没短暂暴富的我,反而在1998年通过购买因它倒闭而价格受到重挫的股票盈利.
    
  长期资产管理公司的损失正是我们山脊合伙公司盈利的来源.
     ...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Edward Throp:从賭城拉斯维加斯到金融华尔街-44:第29章 金融危机:未汲取的教训-2 ⟶



... 01-15 01:19 , 10739 , 138 ..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Edward Throp:从賭城拉斯维加斯到金融华尔街-44:第29章 金融危机:未汲取的教训 第29章
金融危机:未汲取的教训 2007年10月9日,标普500指数达到历史最高收盘位[1]1 565点.
    由于2006年飙升见顶的房价回落,股市开始加速下跌,在2009年3月9日跌落至最低点676,跌幅为57%.
    指数最高点时的100万美元市值,在最低点跌至43万美元.
    独户公寓跌幅达30%.
    唯一的亮点是债券.
    借款减少以及利率下行,推动美国政府和优质企业不断走强.
    尽管债券价格上涨,但美国家庭的净资产仍然从2007年6月65.9万亿美元的顶点,跌落至2009第一季度的48.5万亿美元[2],减少26%.
    这是自80年前的大萧条以来对国家财富的最大打击.
     祖辈的教训在两代人之后就被遗忘了.
    引发股灾的原因是巨大的投机泡沫.
    随着股票价格在20世纪20年代不断上涨,所谓的“投资者”(大部分是赌徒)开始相信它们会继续上行.
    当时某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激动地宣称,股市已经永久性地上升到了新的台阶.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股灾,其源头是杠杆和低息贷款.
     投资者可以用10%的保证金购买股票,这意味着他们只需以占价格10%的起始资金买入,另外的90%可以通过融资获得.
    这听起来异常熟悉.
    2008年房价崩溃的原因也是如此:无限制且不合理的贷款滋生了高杠杆率的借款人.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1929年股票市场的运作方式.
    如果每股价格为100美元,投资者只需支付10美元,余下的90美元通过借贷获得,随后股价上涨到每股110美元,那么这位幸福的投 ...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Edward Throp:从賭城拉斯维加斯到金融华尔街-44:第29章 金融危机:未汲取的教训 ⟶


親切的素颜美女邻家女孩或温柔甜美或性感妩媚

本页Url


👍19 仁智互见 👎1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智能推荐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Edward Throp:从賭城拉斯维加斯到金融华尔街-44:第29章 金融危机:未汲取的教训-2 55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Edward Throp:从賭城拉斯维加斯到金融华尔街-44:第29章 金融危机:未汲取的教训 6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Edward Throp:从賭城拉斯维加斯到金融华尔街-44:第29章 金融危机:未汲取的教训-4 40

    保银行还是降通胀?美媒:金融系统不稳定 双重经济挑战让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 19

    放纵资本 为害世界 18

    美国硅谷银行资不抵债被保险机构接管 母公司股票停牌 17

    放纵资本 为害世界 17

    为防银行挤兑风险 美国拟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16

    管涛:欧美银行业危机及未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 16

    世界周刊丨“黑天鹅”背后暴露美国金融体系内深层危机 16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相关精选

    宏观漫谈/欧美银行脆弱性尽显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罗志恒 15

    社评/美欧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买单 15

    世界周刊丨“黑天鹅”背后暴露美国金融体系内深层危机 14

    曾刚:美国中小银行危机远未终结,金融政策教训何在? 13

    金融热评/美欧银行危机的四点启示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 张 涛 11

    不断重演的金融危机是否同一张脸? 9

    徐佳:美国企业破产潮来袭,会否引发新兴经济体蝴蝶效应? 8

    马斯克发声:或收购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前,CEO套现!危机波及中国创业者,美团、浦发硅谷火速回应! 马斯克发声:或收购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前,CEO套现!危机波及中国创业者,美团、浦发硅谷火速回应! 8

    美联储兼顾物价和金融稳定的做法渐入死胡同 7

    拯救陷入危机的银行就是拯救市场信心 7

    美联储加息与否?欧美银行危机启示几何?朱民、陆磊、宁吉喆献策 4

    财经分析/金融救市如何避免道德风险?李灵修 4

    美国硅谷银行破产 市场担忧危机蔓延 3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田院 田院
    AddToFav   
    常在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