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界热议清洁能源发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听音频 🔊 . 看视频 🎦

... 2023-04-02 19:30 .. 2022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7.5%,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增量稳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当前,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能源电力发展的重心。
    根据中电联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亿千瓦,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到1.6亿千瓦;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7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同比增长13.8%,上升至49.6%,延续了近年来中国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总体趋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表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将持续调整优化,清洁能源产业未来前景广阔,有望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中国氢能联盟理事长,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表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和 .. UfqiNews 16


... -img-
09-13 01:56 , 3209 , 230 ..
[编按: 转载于 腾讯微信/灼见, 2021-09-11. 原标题:   “刘院士:很多经济学家都搞错了,“碳达峰”“碳中和”不是他们理解的样子,他们没有数字的概念”.
     国际知名的能源专家、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来跟在座的各位分享碳中和相关的内容.
    
我(刘科)自己曾在海外工作过二十多年,之前在GE、UTC、埃克森-美孚等单位工作,2009年回国.
    回来以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参与筹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现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并且担任副所长和首席技术官.
    再后来,我决定出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当时,南方科技大学前校长陈十一院士邀请我去南方科技大学,就这样几年前我就来到了深圳.
    
来到南科大后我担任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和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因为我一直在研究低碳和能源的事情,所以借着这个时间,今天跟大家讲一下碳中和的一些内容.
    

碳中和近期很热,大家都在谈,但真正对这一方面有全面理解的人不多.
    有一次我碰到一个朋友,他说我们现在专门在研究将来怎么去计量各个单位、各家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是一个大产业.
    我说他是劳民伤财.
    其实一方面,碳中和是一个宏观的问题;另一方面,看一个城市,比如深圳的的碳排,只要看一年耗多少万吨煤炭,耗多少万吨天然气,耗多少万吨油,每一个乘一个系数,再加上耗电量导致的发电端的碳排放,这个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总量就可估算出来了,这样算出来的碳排放量基本上占实际排放量的92%左右,其它如秸秆,沼气及垃圾燃烧等只占8%左右.
    

所以,今天我先给大家谈一下一些数据和事实.
    

据统计,2020年,我们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大约103亿吨(报道数据是102亿吨到108亿吨,我选其它文献中也用的103亿吨这个中间的数字),其中,煤炭、石油、天 ... 数据解读碳达峰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 ⟶



... -img-
09-13 02:31 , 3211 , 217 ..
03

为什么氢能汽车还没有产业化?

氢能一点也不新,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阿波罗登月的时候就是带着液氢液氧上天,氢能发的电供仪器用,产生的水宇航员喝.
    
我曾经在美国联合技术(UTC)-壳牌合资公司工作,很多年美国所有宇宙飞船的燃料电池就是联合技术公司(UTC)生产的.
    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2005、2006左右,这个期间美国花了上百亿美元在燃料电池上的研发.
    我记得2003年小布什总统在他的国情咨文演讲时说,他会宣布一个计划,美国能源部花12亿美元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15年后每一个美国人开的车后边排放的都是水蒸气.
    
  然而到现在,全世界的燃料电池(车)可能加起来也就是3万多辆,美国不到1万辆.
    去年全世界氢能源车只卖了1900多辆,丰田也没卖多少辆.
    小布什总统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突破的技术去制定国家战略,耗费大量投资,尽管在这期间培养了的大量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但是对于产业的推动和环境的改变是微乎其微的.
    
 
燃料电池汽车,也就是我们说的氢能汽车,为什么没有产业化?最根本的原因是氢气不适合于作为你我大众共有的能源载体.
    很多人在这块有一个误区,甚至有媒体渲染说   “氢是人类的终极能源”,这句话是不严谨的.
    
  氢不是一次能源,而是一种二次能源,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能源的载体.
    
这个世界有煤田、油田、天然气田,但没有氢田.
    氢和电以及甲醇一样,是通过别的能源制造的,但是作为载体,氢不具备上面提到的液体能源在能量密度、管道及跨海输送、长期储存方面的优势.
    
  氢气不适合于做大众能源载体 ... 数据解读碳达峰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3 ⟶


朋友圈的风景:美妙时光美景风光——山川河流交融着花前月下-39

本页Url


👍14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智能推荐

    数据解读碳达峰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 数据解读碳达峰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 46

    数据解读碳达峰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3 数据解读碳达峰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3 13

    商业进化的力量-2022-把确定性传递给每一个人-7 9

    首届西部“碳博会”在渝开幕 16

    广西钢企发布“双碳”规划 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广西钢企发布“双碳”规划 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13

    ​推动降碳增效低碳转型减碳控污 11

    坚决扛牢电网责任 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7

    陕西征集能源计量审查专家 6

    工信部:推进六方面转型 打造绿色新动能 4

    农村能源转型应循序渐进 4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相关精选

    施耐德电气助力美的集团绿色转型,加速迈向“碳中和” 2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

    面对能源形势巨变,青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如何发力 面对能源形势巨变,青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如何发力 2

    金观平:中国不可能重新大上煤电 2

    抓好节能减排推动绿色转型 2

    花都区新能源产业2025年产值超500亿 2

    中国如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发展新范式? 2

    业界热议光伏产业发展:2027年有望超越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 2

    关注‘双碳’工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发展 关注‘双碳’工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发展 1

    工信部大动作,碳中和新标准来了!绩优 1

    中国探索数字化方案提升碳治理能效 中国探索数字化方案提升碳治理能效 1

    光明区13个光储充示范项目集中启动 光明区13个光储充示范项目集中启动 1

    铜官区坚决遏制 “两高”项目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1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事务所 事务所
    AddToFav   
    常在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