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资银行進入中國为什么没有成为鲶鱼..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0-07-14 , 901 , 0 , 171

听音频 🔊 . 看视频 🎦

[編按: 轉載于 新浪/財經, 劉曉春, 2020-07-14.]


为什么二十年来,外资银行几乎无声无息,不要说是“狼”,连鲶鱼都不是。本来人们期待外资银行能在产品创新、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等方面,为中资银行起到的作用好像也似有若无……


朋友问:“外资银行来到中国,这二十年来,为什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确实是这样,当初中国加入WTO,国内一片“狼来了”的声音,认为外资银行进来,必将颠覆中国的银行业。

二十年下来,外资银行几乎是无声无息,不要说是“狼”,连鲶鱼都不是。

本来我们期待外资银行的进入,能在产品创新、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科技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中资银行起到示范作用,但这样的示范作用好像也似有若无。


  谈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表现,也可以先看看中资银行在境外的表现。

我这里只是就自己的观感谈,不能代表中资银行在境外的全部。因为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讲外资银行在中国,虽然有许多外资银行,各有自己的特点,但都在中国这个地域内;

中资银行在境外,则分布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很难讲全面。


  中资银行当初出去,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还非常小,银行的国际业务量自然也很小。出去时,心里是忐忑的。

  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客户在哪里?

银行与其他行业不同。比如商品,高端市场不信任,可以以价格优势,往低端市场发展。

银行如果不被信任,普通老百姓不会来存款。贷款也是如此,没有客户愿意与一家不被信任的银行成为主要合作伙伴。

跨国经营的银行,如果不是发达国家的著名银行,一般都不会被信任。

所以,大多数跨国的银行只能在当地的银行间市场和银团贷款市场做业务。真要做当地客户业务,大多数要靠收购当地银行来实现。

-loading- -loading--loading-



  其次就是人才。非英语国家和地区,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UfqiLong

有些国家由于宗教文化,往往很难雇到合适的当地人才,只能全部用外派人员,这样不仅成本高,进入当地市场更其困难。


  第三,当地文化、法律、市场运作、管理理念与中国大不相同,许多情况无法被国内总行所理解,许多规章制度不适应当地市场需要。

不少在国内分行做得风生水起的领导,信心满满地来到境外分行,发现如被捆绑着根本动弹不得。

最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对外资银行有形形色色成文不成文的约束,稍有不慎就会被监管处罚。


  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一般也会遭遇中资银行到境外的这些困难,但又有一些特殊性。

必须说,任何国家对外资银行都会有一些或明或暗的限制与约束,外资银行在中国应该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据我有限的观察,中国目前对外资银行的限制与约束,在世界上应该是非常少的了。


  第一,规模的局限性

  市场占有率,就是一个规模问题。外资银行当初进入中国就是想大展身手的,但时机不巧。

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一连串金融风险事件,外资银行亏损严重,为了满足资本充足要求,不得不收缩海外业务。

在海外,尽可能多拓展轻资产业务,比如做债券的牵头承销商,但不持有债券等。

进入中国,设立法人机构,投入的资本金很有限;分行,受总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资产扩张能力也不足。

  正是在这个阶段,中资银行则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

到如今,中国前20大银行已经连续多年在全球银行中进入前100家,四大行更是多年稳居全球前五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根本搅不起风浪。


  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分行业务与大多数国家对待外资银行一样,业务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但作为独立法人的外资银行子行,是可以办理全面业务的,其牌照的价值,相当于我们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但它们都没有赶上中国银行业这一波高速发展的潮流。外资银行中资产规模最大的,到2019年底只有5200多亿人民币,相当于最小的全国股份制银行的一半。


  第二,外资银行的市场策略及对中国市场风险的理解不适应中国市场

  应该讲,由于银行的特殊性,大多数银行到境外开展业务,不会全方位深入当地市场。

大多数银行是为本国企业提供延伸服务,即为本国企业在所在国的企业提供服务,并没有想要占领多少本地市场。

还有一些是在国际金融中心参与金融市场业务,包括银团贷款业务。欧资银行还做一些投行业务。


  有部分外资银行到中国,是希望深入中国本地市场,当初或许有主导中国银行业的野心。

这些银行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的银行业在它们眼里还很弱,管理落后、业务能力落后、业务创新落后、技术和系统落后、资产质量差、盈利能力弱、人才缺乏等。

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际上都认为中国的银行已经技术性破产。


  中国的银行是不是技术性破产,此处不论,当时非常困难是确实的。

但中国银行业为什么如此困难?实际上它们并没有很好的研究。

中国银行业那时的困难,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不只是银行自身的原因。这本身也反映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而外资银行,包括许多国外专家,都是以一般市场经济的理念来看待中国市场的。

最近二十多年来,我看国内外许多舆论都说,中国的银行业风险很大,原因是中国的银行业将大量贷款投放给了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政府融资平台、影子银行等。

  他们认为应该更多的把贷款发放给产权明晰、效率高的民营企业。

分析得对吗?很对。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些问题。

  但,他们错就错在这个“正确”上了。


日本东京Japan Tokyo城市风景-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和谐交融-10

+中國 +鲶鱼 +银行 +银行业 +市场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32 仁智互见 👎2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

    + 牟利 牟利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