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时代-下部-2:第13章 邓小平的治国术..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3-01-25 , 7182 , 896 , 69

听音频 🔊 . 看视频 🎦

邓小平时代-下部-2:第13章 邓小平的治国术


华国锋担任党主席时经常召开政治局常委的例会,邓小平则很少召集常委开会。当赵紫阳问他何以如此时,他说:   “两个聋子[邓小平和陈云]能谈什么?”
邓小平要做的是分工明确。他很清楚,建立新的组织结构,要比把一两个领导干部派到不配合其政策的旧组织更容易控制权柄。中央书记处恢复后,成了一个处于他明确控制下的全新机构。
  邓小平把这个为全党提供最高领导的新神经中枢安排在中南海北门内,让他亲自任命的胡耀邦领导党的日常工作。政治局成员在书记处都有自己的办公室,他们在这里召开例会。中共中央办公厅是一个更大的行政单位,负责起草和传达文件,处理北京党中央各单位和省一级党委的来往,书记处则要小得多,它只为最高领导服务,就像一个党的内阁。
  胡耀邦主持书记处的会议。虽然胡也要主持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但邓小平建立起自己的领导班子后,常委会很少开,政治局一个月也开不了一次会。赵紫阳作为总理也会参加书记处的会议,但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和叶剑英不亲自与会,而是让他们的机要秘书代为参加。
  机要秘书对自己所代表的人都十分了解,这一群机要秘书可以进行坦率的交流,避免了领导人本人因排名、权力或面子等顾虑而可能引起的问题或尴尬。
邓小平的见解有助于形成共识,但在书记处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之前,他一般不会做出最后决定。一旦在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书记处就会拟出文件在常委中传阅。常委们会在文件上画圈表示同意,或是做出简短批示。在后一种情况下,文件会送回书记处进行又一轮修改。最后,由邓小平   “拍板”批准一项决策或文件的最终措辞。

-loading- -loading--loading-


数位高层官员,其中大多是接近政治局级别的,被任命为书记处书记。与秘书不同,他们都有管理权。政治局成员以及这些书记处书记下面都有一个   “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不同系统的工作。
  [13-4]比如彭真领导着管政法的领导小组,万里领导着管农业的小组,宋任穷的小组管人事,余秋里的小组管工业和运输项目,杨得志的管军事,胡乔木的管党史和意识形态,姚依林的管经济计划,王任重的管宣传,方毅的管科技,谷牧的管外贸和投资,彭冲的管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周边)的工作。[13-5]
其他最高层领导人有时会不同意邓小平的决定,偶尔也会因为邓不跟他们商量而生气。最初,邓小平不得不与陈云的观点角力,因为陈比他懂经济,且陈的意见在其他领导人中享有很高权威。在军事领域,叶剑英退到一边之后,邓小平再也感觉不到还有谁的意见能对自己有所制约。
  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邓小平有几十年的经验,对自己的想法充满自信,因此很少向别人让步,尽管在具体事务和起草文件上需要借助于专家。即便其他领导人不同意邓小平做出的决定,他们也会遵守党纪,不会公开表达异议。
邓小平可以同他的机要秘书王瑞林随意交谈,他与胡耀邦和赵紫阳的关系则要正式得多,他也很少单独会见他们。胡和赵有相当大的自由按自己认为恰当方式处理公务。邓小平通过他们提交的书面文件,借助于王瑞林的补充,去了解他们的观点。

UfqiLong

邓小平偶尔也跟与他年龄相近的老干部见面,如杨尚昆、王震和薄一波,他与这些人是几十年的老相识。这个由多年知交组成的小团体有着高度的个人信任,使邓小平能够对政治气氛和人事问题做出更可靠的估计。邓小平与杨尚昆有着特殊关系,他们同为四川人,邓小平担任总书记时他是中央办公厅主任。


  杨尚昆也是邓小平和军队之间可靠的联络员。   邓小平与给他写讲话稿和起草文件的笔杆子,尤其是胡乔木和邓力群,也有着比较随意的关系。相比胡耀邦和赵紫阳,邓与他们交往时更为轻松。
  邓小平用不少时间准备每年的中央全会,因为这种会议能在二百多名中央正式委员和一百多名候补委员中统一思想。他用更多时间准备每五年一届的党代表大会,因为它能在更长的时间内使人数更多的党代表统一思想。在筹备这些重要会议时,邓小平会与胡耀邦和赵紫阳一起工作,列出他要涉及的重大问题的议程,然后让他们和胡乔木等人一起领导文件和讲话的起草。
  对于邓小平的重要讲话,在发表之后通常会进行新一轮的编辑加工,作为能传之久远的历史档案收入他的文选。
像其他高层领导人一样,在最寒冷的一、二月份,邓小平一般会去较温暖的地方住上几周。夏天他会去海滨城市北戴河避暑,那里是高层领导人休假并进行非正式交谈的地方。但是对邓小平来说这些   “休假”其实也是处理党务的机会。
  例如,1984年他在广东和福建的经济特区过冬时,肯定了它们取得的成就,把它们确定为沿海发展的样板(见第15章)。在1988、1990、1991和1992年,邓小平视察上海等地,推动了加快上海市发展的计划。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随着年龄的增长,邓小平找到了一些保持体力的办法。他利用书面文件处理大多数事务,避免参加劳力耗神的会议。他的大多数电话都由王瑞林处理。邓小平在接见外国要员前不要求别人口头通报情况,虽然部下们可以看出他对来访者的近期活动有一定了解。只要不是会见大人物,邓小平通常在家里和家人一起用餐,晚饭后他一般会放松下来,和孩子们一起看看电视。他关注新闻,对体育也有兴趣,每周会有一两次请人来他家打桥牌。
  但是他与牌友、甚至与家人都不怎么闲聊。   [13-6]邓小平有   “不爱说话”的名声,即便是在家里。[13-7]邓小平晚年时尤其注意保存体力,而会见外人时,人们则看到他机警、活泼,甚至热烈。
  除非在正式场合发言,邓小平讲话一般不需要提纲,而能讲得条理分明。通常他唯一的提纲就是关于他讲话的主题以及他所要诉诸的对象。1985年过了80岁以后,他避免做需要精心撰写、编辑和陈述的长篇讲话。除了包括1992年南巡讲话等少数例外,他的讲话不再被加工成有标志意义的长篇文件。
邓小平的家人觉得他亲切宽厚、言谈风趣,但在家人之外,他不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同事和其他人都对他敬重有加,却不像对胡耀邦,或当年对周恩来那样爱戴他。他们知道,在紧要关头,邓小平会做他认为最有利于国家的事,而未必考虑这样做是否有利于自己的手下人。
  实际上,有些人觉得与周恩来和胡耀邦相比,邓小平待人就像对待工具,视其是否有用。邓小平16岁离开家乡后再没有回去过,他以此清楚地表明,他要报效的是整个国家,而不是任何地域、派别或朋友。与毛泽东不同,他既不心机复杂,也不怀恨报复,尽管也有极少的例外。
  下属认为他是一个严厉、急切、要求高但讲道理的监工,他们怀着敬畏与他保持距离。他是献身于事业的同志,不是可以违背组织需要的仗义朋友。[13-8]毛泽东性情多变,而邓小平作为最高领导人则行为一贯、治国方式始终如一。


秀丽山川河流风景如画美色迷人-3:江山如此多娇-2

+邓小平 +书记处 +胡耀邦 +政治局 +赵紫阳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8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

    改革教父:开放40年来邓小平究竟给今日中国留下什么-2 改革教父:开放40年来邓小平究竟给今日中国留下什么-2

    中国执政党中共的阿喀琉斯之踵:接班人怪圈

    邓小平时代-下部 邓小平时代-下部

    邓小平时代-上部-10:第6章 在华国锋时期复出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

    邓小平时代-7:第3章 在毛泽东手下整顿秩序-8

    邓小平时代-6:第2章 从放逐到返京-10

    邓小平时代-6:第2章 从放逐到返京-7

    邓小平时代-3:前言 探寻邓小平-2

    邓小平时代-上部-10:第6章 在华国锋时期复出-8

    邓小平时代-上部-10:第6章 在华国锋时期复出-7

    邓小平时代-上部-10:第6章 在华国锋时期复出-3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6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5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4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3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2

    邓小平时代-8:第4章 在毛泽东手下规划未来-7

    邓小平时代-8:第4章 在毛泽东手下规划未来-6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相关精选

    邓小平时代-8:第4章 在毛泽东手下规划未来-3

    邓小平时代-7:第3章 在毛泽东手下整顿秩序-7

    邓小平时代-6:第2章 从放逐到返京-8

    邓小平时代-6:第2章 从放逐到返京-4

    邓小平时代-5:第1章 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6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杨晋文 杨晋文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