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7..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3-01-25 , 7170 , 896 , 0

听音频 🔊 . 看视频 🎦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7

毛泽东激进路线的终结


学者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Levinson)谈到儒家思想在帝制末年的命运时说:当儒家思想丧失活力时,它虽然仍被供奉于庙堂之上受到人们祭拜,但是它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失去了联系。同样,毛泽东去世和   “四人帮”被捕之后,毛仍被供奉在神坛上,到天安门广场中心的毛主席纪念堂参观的人仍然络绎不绝,但是他的激进思想、他的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内容了。
其实,毛泽东激进思想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分离过程,早在1974年毛泽东宣布支持安定团结时就已经开始了。1975年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以及1976年初华国锋掌权时期,这个过程一直在继续。   “四人帮”被捕后,激进的毛主义终于失去了最后的有力拥护者。
  宣布“四人帮”被捕之后自发的欢庆,以及先前“四五”运动时的民意宣泄,都是强大而明显的象征,表明群众憎恨给国家带来严重混乱和破坏的毛泽东的激进思想。


后来的审判   “四人帮”成了一次全民观赏的庙堂祭典,这次审判中对毛泽东激进思想的谴责没有针对毛,而是被转嫁给了“四人帮”。其实,包括一些庆贺“四人帮”被捕收审的干部在内,很多人过去都曾信奉毛的激进理想,甚至参与过实现这种理想的努力。尽管如此,“四人帮”的覆灭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种想通过不断革命和阶级斗争去改造世界的希望的破灭。
  中国人在这种局势的转折中表现出的兴奋和释然,后来将会变成支持改革开放务实政策的深厚基础。

----


注释

-loading- -loading--loading-



[5-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976年1月8日,第141页。 [5-2]毛泽东对汪东兴的评价,见高文谦:《晚年周恩来》(纽约:明镜出版社,2003),第7–8、602–604页。 [5-3]Jiaqi Yan and Gao Gao, Turbulent Decade: A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96), p. 482. [5-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月5日,第140–141页。
   [5-5]《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月9日,第141–142页。 [5-6]关于周恩来晚年与毛泽东的关系,参见《晚年周恩来》。 [5-7]吴德:《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第203–204页。
   [5-8]加塞德(Roger Garside)是1976年至1979年的英国驻华外交官;David Zweig是加拿大交流学生,两人都会讲汉语,那几天的大多数时间他们都在天安门广场。参看Roger Garside, Coming Alive: China after Mao (New York: McGraw-Hill, 1981). [5-9]吴德:《吴德口述》,第203页。
   [5-10]关于不允许佩戴黑纱的禁令,吴德:《吴德口述》,第204页。 [5-11]Garside, Coming Alive, pp. 10–13. [5-12]《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月12日,第142–143页。 [5-13]Chaozhu Ji, The Man on Mao’s Right: From Harvard Yard to Tiananmen Square, My Life Inside China’s Foreign Minist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8), p. 285;
  2002年4月对冀朝铸的采访。    [5-1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月15日,第143–144页;Ji, The Man on Mao’s Right, p. 285. [5-15]Garside, Coming Alive, pp. 12–13. [5-16]《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月14日,第143页。
   [5-17]DXPCR, p. 372. [5-18]《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月20日。 [5-19]对党史学者的采访,无日期。 [5-20]DXPCR, pp. 372, 380–388; Frederick Teiwes and Warren Sun, The End of the Maoist Era: Chinese Politics during the Twiligh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72–1976 (Armonk, N.Y.: M. E. Sharpe, 2007), pp. 414–415. [5-21]《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月20日,第145页。
   [5-22]《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月21日,第145–146页。 [5-23]《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月21日,1月–4月,第146页。 [5-24]《人民日报》,1976年月1月26日。

UfqiLong
   [5-25]《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月21日,第146页。 [5-26]《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2月2日,第147页。 [5-27]DXPCR, pp. 380–388;
  《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月15、21日,2月2日,第143–147页。 [5-28]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p. 443–447. [5-29]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1975》(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第584页。 [5-30]《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2月2日,第147页。
   [5-31]《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2月25日–3月初,第147–148页。 [5-32]Garside, Coming Alive, pp. 18–24. [5-33]Garside, Coming Alive, pp. 110–115. David S. Zweig,    “The Peita Debate on Education and the Fall of Teng Hsiao-p’ing,” The China Quarterly, no. 73 (March 1978): 154. [5-3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3月26日,第148页。 [5-35]吴德:《吴德口述》,第204–206页。
   [5-36]Garside, Coming Alive, p. 115. [5-37]关于邓小平告诉家人不要去天安门广场,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3月下旬—4月初,第148–149页。 [5-38]Zweig, “The Peita Debate on Education and the Fall of Teng Hsiao-p’ing,” pp. 154–158; Garside, Coming Alive, pp. 125–128. [5-39]Garside, Coming Alive, pp. 125–126. [5-40]吴德:《吴德口述》,第207–211页。 [5-41]《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4月5日,第149页。
   [5-42]吴德:《吴德口述》,第210–214页。据Garside说,广播是从下午6点半开始,9点35分时打了探照灯,在紫禁城里集结待命的民兵向广场进发。见Garside, Coming Alive, pp. 128–135. “四人帮”被捕后,吴德多次为污蔑邓小平做过检讨,但他也替自己辩解说,4月5日那天他别无选择,只能服从毛主席和政治局的决定。
  尽管有人说4月5日那天有大量流血,但对这一事件的3份调查报告,包括在医院和火葬场及其他几处的调查,都没有找到有任何人死于镇压的证据。吴德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编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中一些记述的混乱,是由于中央政治局在4月4日和5日两次会议被混在一起,让人以为这两次会议都是在4月4日召开的,还因为一些“四人帮”做出的批评没有被记录在案。见吴德:《吴德口述》,第218–221页。
   [5-43]2006年10月21日对章含之的采访。 [5-44]2006年1月对一位熟悉毛远新观点的干部的采访。 [5-45]《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4月6日,第149页。
   [5-46]高文谦:《晚年周恩来》,第308页。 [5-47]即使是高层干部也不知道邓小平的去向,因此在外国人中间谣言四起,说邓小平避走广州,被他的老友和支持者、1974年1月至1980年2月担任广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保护起来。不仅香港的报纸,连一些西方分析家也报道过这些传言。
  见Garside, The Coming Alive, p. 140; Harrison E. Salisbury, The New Emperors: China in the Era of Mao and Deng (Boston: Little, Brown, 1992), p. 367. 邓小平的女儿后来纠正了这些误解。 [5-48]《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4月7日,第150页;吴德:《吴德口述》,第216–218页。 [5-49]Zweig, “The Peita Debate on Education and the Fall of Teng Hsiao-p’ing,” p. 158. [5-5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下册,第1778页。 [5-51]毛泽东的医生李志绥说毛泽东是在4月30日给华国锋写下这些话的。见Zhisui Li, with the editorial assistance of Anne F. Thuston, The Private Life of Chairman Mao: The Memoirs of Mao’s Personal Physician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4), p. 5. [5-52]《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4月7日、8日,第150页。
   [5-53]《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7月6日,9月9日,第151页。 [5-5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9月9日,第151页。 [5-55]吴德:《吴德口述》,第197页。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5-56]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 390. [5-57]《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9月9日,第151页。 [5-58]Roxane Witke, Comrade Chiang Ch’ing (Boston: Little, Brown, 1977), p. 449. 关于“四人帮”被捕的背景和过程的简要记叙,见史云、李丹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8卷:难以继续的“继续革命”——从批林到批邓(1972–1976)》(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2008),第647–716页;武健华:“粉碎“四人帮”策划实施过程”,《中华儿女》,2001年第10、11期,后收入李海文:《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1949–1980)》(上下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下册,第248–281页;
  范硕:《叶剑英在关键时刻》(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吴德:《吴德口述》。英文文献见Yan and Gao, Turbulent Decade, pp. 519–528; 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p. 536–594; and Richard Baum, Burying Mao: Chinese Politics in the Age of Deng Xiaopi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40–45. [5-59]范硕:《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第363–364页。
  Li, with the editorial assistance of Thurston, The Private Life of Chairman Mao, pp. 3–30, 615–625;2007年10月对纪登奎之子纪虎民的采访。 [5-60]范硕:《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第367页。
   [5-61]范硕:《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第369–370页。 [5-62]Yan and Gao, Turbulent Decade, p. 524; 程中原、王玉祥、李正华:《1976–1981年的中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第4–5页;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p. 551–594. [5-63]范硕:《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第368页。
  是华国锋还是叶剑英首先提议采取行动,以及两人中谁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和中国学者中有不同看法。华国锋掌权时,中国媒体强调他起的作用更大,他下台之后同一批媒体又强调叶剑英的作用。两人显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这个问题讨论可参见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p. 536–594. [5-64]范硕:《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第377–380页。 [5-65]Garside, Coming Alive, p. 154 与 Salisbury, The New Emperors, p. 274 都提到未经证实的报道,称毛远新本想逃跑,在试图登上一架去东北的飞机时被捕。但是看过很多党内文件的范硕没有提到这些传言,香港《明报》和《争鸣》杂志曾经将这条传闻和关于捉捕江青的戏剧化报道一同刊出,相关的概要介绍见Garside, Coming Alive, pp. 152–167。
  党史专家也没有证实这些传言。   另参见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 580。 [5-66]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 582. [5-67]Roderich MacFarquhar, The Politics of China: The Era of Mao and Deng, 2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 312. [5-68]关于这些工人民兵的背景,见Elizabeth J. Perry, Patrolling the Revolution: Worker Militias, Citizenship, an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06). [5-69]程中原、李正华、王玉祥:《1976–1981年的中国》,第11–14页;
  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p. 582–590. [5-70]Garside, Coming Alive, pp. 154–167. [5-71]《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0月21日,第152页;Garside, Coming Alive, pp. 165–166. [5-72]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p 586–587. [5-73]《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0月26日,第152–153页。 [5-7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第153页。
   [5-75]DXPCR, pp. 440–441. [5-76]《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0月7、10日,第152页。转引自Baum, Burying Mao, p. 43. [5-77]《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年12月7、12、13、14、24日,第153–154页。 [5-78]《邓小平年谱(1975–1997)》,第154页。
 


美图风景:飞奔的骏马

+靠边站 +邓小平 +年谱 +吴德 +口述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8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邓小平时代-5:第1章 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邓小平时代-6:第2章 从放逐到返京-6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邓小平时代-7:第3章 在毛泽东手下整顿秩序-8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邓小平时代-8:第4章 在毛泽东手下规划未来-10

      47.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

      48.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49.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3

      50.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4

      51.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5

      52.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6

      53. 邓小平时代-上部-9:第5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7 🔴

      54. 邓小平时代-上部-10:第6章 在华国锋时期复出

      55. 邓小平时代-上部-10:第6章 在华国锋时期复出-2

      56. 邓小平时代-上部-10:第6章 在华国锋时期复出-3

      57. 邓小平时代-上部-10:第6章 在华国锋时期复出-4

      58. 邓小平时代-上部-10:第6章 在华国锋时期复出-5

      59. 邓小平时代-上部-10:第6章 在华国锋时期复出-6

      60. 邓小平时代-上部-10:第6章 在华国锋时期复出-7

    61

    🤖 智能推荐

    + 友情 友情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