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中国经济的近忧与远虑..


2021中国经济的近忧与远虑

2021-03-31 , 2424 , 101 , 171

听音频 🔊 . 看视频 🎦

[编按: 转载于 腾讯微信/格隆 格隆, 2021-03-24. 原标题为“中国经济的近忧与远虑”。 作者 格隆,原名 陈守红先生,格隆汇创始人。本文根据格隆博士近日给某商学院总裁班讲演的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校对。]


一、现状及回顾

大家好,我是格隆。
很高兴有机会在“屈贾之乡”和大家交流经济与投资。长沙既是清末维新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策源地,又是新民主主义的发祥地,涌现了曾国藩、左宗棠、黄兴、宋教仁等一大批左右了中国近现代史走向的家国栋梁,更孕育了“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在此处沟通商旅国是,再合适不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的成绩,各方有充足表述,今天我会讲一些与大众集体认识不太一致的学术思考与忧虑,仅供争鸣。希望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揪辫子。如果一个集体连居安思危的思辨性学术探讨的勇气与空间都没有,那这个集体有多大的未来,不言而喻。
反倒是那些一味谄媚、歌颂的人,那些自己一脑子浆糊,蠢而不自知,却不允许别人思考,一遇到他人提隐忧、谈问题,就跳将出来扣人帽子、捂人嘴巴的人,全社会都应该有义务和勇气把他们送回家去。他们并非真的爱国。他们只是在投机而已。真有家国忧患,他们变节,会比变脸还快。


我一直都坚信,当我们形成集体性共识,且几乎没有反对意见的时候,往往也就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候。股市、社会,尽皆如此。
在今年(2021年)2月10日之前,没有人会相信无数人抱团的大众情人茅台会一口气跌掉30%。
在2012年之前,也没有人相信高速增长了30年的中国经济或从此告别10%的双位数增长。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则企业、组织、国家这类集体,其实都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我们之所以牺牲和让渡个体的诸多效率、权益给集体,是基于尽管存在着交易与摩擦成本,但集体拥有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制约纠错的天然潜在优势,从而保证整体财富与福利以一种更可靠、更可持续的方式得以产生。

-loading- -loading--loading-


换句话说,企业也好,国家也罢,这类集体,并非什么好东西,但它们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不坏的一种安排。
个体一旦进化到集体,个体能动性在集体大趋势面前,将是微乎其微的。社会车轮滚滚向前,绝大多数个体除了被动接受和顺从,其实并无太多选择。
所以我经常给一些企业家,以及基金经理说,你能赚到这么多钱,更多只是一种幸运。那只是因为你在这部过去30年一直在高速上行的、名叫“中国”的电梯里。无论你在电梯里闭目养神,还是做俯卧撑,还是上蹿下跳,电梯从1楼到了30楼,你也就从1楼到了30楼。

UfqiLong


截止2020年,全球拥有10亿美金以上财富的企业家,有1058人居住在中国。
这个数字,比排第二位的美国(696人)、第三位的印度(177人)、第四位的德国(141人)的总和还要多。
非君之功,国运如此,大势裹挟而已。
但,集体共奔前程的前提,是所有个体不搭便车。居江湖之远,亦发烛幽之光,操心家国,令集体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制约纠错的天然优势得以发挥,而不是相反。否则,你凭运气赚到再多的钱,也会很快凭实力亏个精光。
不信,你去缅甸,去不少人向往的朝鲜、俄罗斯做投资,或者创业试试!以俄罗斯之大,为何全球没几个国家正眼瞧得起?


俄罗斯拥有广袤的资源,其近代化与意大利、德国的统一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在同一个年代。在此之前,俄罗斯已经有两百年向欧洲学习的基础。十二月党人,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

哪怕是20世纪厉行思想控制的时代,依然有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还有不逊于爱因斯坦的科学与思想巨人萨哈罗夫。这些灿若星辰的巨匠,让俄罗斯足以媲美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民族,也足以证明俄罗斯有身列世界伟大民族行列的资本。按理说,这样的国家,没有不成为发达国家的理由。
俄罗斯的可恶,不是因为它足够野蛮,更不是因为它像自己宣传的那样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力量,而是因为它拥有成为文明国家的最好条件,它本来可以成为另一个美帝,但是它没有。

相反,它走向另一个极端——2020年,俄罗斯的GDP还不如中国的一个广东省,或者一个江苏省。
你(俄罗斯)抱着金砖把自己混成了二流子,如何让人瞧得上?

 二、回到我们自身的经济。
在座诸位都是中国商界翘楚,不少人手头的上市公司都不止一家,按说诸位是最了解社会与经济脉搏的。如果请诸位用最简短的话语概括你对未来经济的看法,你会怎么表达?
课前我与很多人做了沟通。看得出来,大多数人是乐观的。我记得有一位新能源车风口行业的学员是这么意气风发、言简意赅表述的:格隆老师,我们都已经增长40年了,你担心啥?你没听总理说了我们今年GDP至少6%以上的增长目标,这意思,不很可能到7%吗?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确实有理由乐观。过去一年,我们成功应对了新冠疫情,并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大经济体。今年开局也不错。前两个月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22.2%。用电量为先行指标(编补:其余两个重要指标为铁路货运量 和 中长期贷款余额),最终会落到GDP上。按我的宏观模型,中国一季度的GDP增速,大概率会达到甚至超过19%。

中国全社会用电量-2005-2021.png至于全年,我模型的GDP增速,落在8.5%—9.1%区间。

换句话说,在去年的疫情大坑面前,2021全年6%的增速指标,根本不是个事。除非有什么特别意外,今年中国GDP增速低于7.9%,那就肯定是哪里出了大的幺蛾子。
问题在于,2022年呢?以及,2022年之后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最担心的,是一个集体里没有人操心问题,没有人眺望远方,而是强大惯性思维,盯着眼前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理所当然以为我们会一直好下去,钱也能一直赚下去。
如果我说,因为应对疫情因祸得福的我们,2022年可能形势颠换,大好先手局面极可能落至后手,你会不会不以为然?


如果我再说,2021年或是中国经济最后一次看到(接近)7%这个数字。极大概率是,从此以后,中国或再难见到7%(或以上)的经济增长,你会不会惊诧莫名?
很遗憾,以上两点,尤其第二点,都很大可能成为冰冷的现实——如果我们不当机立断解决核心隐忧,而是继续陶醉当下,固步自封的话。
大家觉得我们经济未来最大的隐忧,或者挑战,是什么?
不是美帝。美帝只是我们跋涉途中的一个背景噪音而已。
一个近忧,一个远虑。


+经济 +集体 +格隆 +俄罗斯 +个体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46 仁智互见 👎2
  • 0, 1001-01-01 00:00, 2
    👍 👎 ✍️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

    + 恶毒 恶毒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