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龙4个小时演讲全文:每天有1亿人教我做产品-8..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19-10-08 , 178 , 0 , 215

听音频 🔊 . 看视频 🎦

关于阅读

接下来我想讲一下阅读。很多年以前我在饭否写过一句话,因为当年刚花了好长时间在QQ邮箱的阅读空间里面,“要做大众都能用的阅读产品。”

 因为阅读要大众其实挺困难的。

 

比如之前我们在邮箱那里尝试的一个并没有获得大众化的阅读产品。只有一小撮人在那里用得很好。

 当时大家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下头一天的运营数据。

第二件事情就是打开阅读空间,开始看文章,看朋友推荐的那些文章。

后来这些想法其实是用在朋友圈里面了。朋友圈里面从第一个版本开始就可以推荐文章进来。

 

但是朋友圈本质上还是一个社交化的环境,是一个对自我人设进行强化的一个地方。

而阅读只是朋友圈的一个辅助性的副产品。

 人们在朋友圈里面推荐文章,其实更多是推一些符合自己的观点或者人设的文章,而不是说这个文章的内容有多好。更多是通过一个文章来展示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

 

但是对于朋友圈来说,我们更加希望大家分享的是生活本身。

比如说拍照片,朋友圈一直以来都是默认就是个拍照按钮,而不是写文字或者发文章这样的按钮。

 

事实上这几年下来,朋友圈的分享的文章阅读率确实在下降。

因为当一个人的好友越来越多,他的朋友圈内容越来越多,他反而会跳过那些文章,去关注一下朋友们真实生活里面的照片。

他其实并不太愿意从朋友圈里面中断,花几分钟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回到朋友圈。

 

用户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阅读氛围更强的入口,对用户来说是更必要的。

 就像在订阅号里面,我们其实在不停地改版。但是这里面始终有一个矛盾,我们推了一个文章,这个时候他如果看到这个推送但并没有有时间去看这些文章,那么他只能继续把红点消掉,然后就退出来了。

 

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一个机会:我们应该在朋友圈之外,另外开辟一个阅读的一个圈子,一个不是为了看朋友的生活分享,而看文章的地方。这就是看一看。

 

对于看一看,里面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好看,一个是精选。前者是社交推荐,后者是机器推荐。

 我们团队同时在做两个方向的尝试。

 

-loading- -loading--loading-


机器推荐我们尝试了很长时间,效果不太好。

UfqiLong

我跟团队说,要么你们降低内容的底线,要么你们认命做一个小众的严肃阅读产品。

 

并且,我不希望机器推荐是用户想看什么就给他什么。

如果这样,用户迷信保健品,我们就推保健品的文章。

如果从KPI的角度,这样是最容易完成KPI的。

但是如果我们推荐给用户新的知识,用户会离开的。因为惰性是人共有的特性。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去伤脑筋啊。

 

而人类进化而来的社交体系,其实是一个具有纠错功能的复杂体系。

如果你走偏了,会有人把你拉回来。

 

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

因为在现实里面,我们其实接纳新的信息,并不是我们主动到图书馆或者到网上去找的信息。

大部分情况都是听到周边的人的推荐而获得的。

 

我自己这些年来看的书,没有一本书是主动找的,基本都是受朋友的影响。

我也经常给一些朋友推荐书,推荐的效果往往会比他们自己去找书要好很多倍。

就像如果很多人都说一个电影好,你一般都会想去看。这就是从众心理。

因为你不去看可能就会落伍了。

 

所以本质上,很难说什么内容是更好的。比如电影,你可能对这一类题材不感兴趣,但是因为朋友推荐你就会去看。 

所以我认为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阅读的大众化阅读产品,似乎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机会。

 

但本质上其实我们并不是在做阅读,而是每一个人在帮助其他人阅读,它是一种社交性的阅读。

我们的好看功能上线,跟之前看一看的机器推荐比起来,数据增长得特别快,明显看到用户对这个功能的兴趣更大。

 

这里也会有一些我们要去跨越的障碍。既然它是一个社交阅读,它就不可避免的会打上社交的烙印,就是你可能会推荐一些强化你的人设的东西,而不是一些单纯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你认为特别好的东西。

 好看本身跟朋友圈也是一个区隔化。

 

朋友圈有篇文章,如果十个好友转了,你会看到十条信息。

很重复,也没法大家一起来讨论。好看里面就可以。

这里面可优化空间特别大,包括大家在好看里面看到的,它还是一个很粗糙的一个式样。

 有些人会担心会不会有很多人因此而屏蔽掉很多跟自己兴趣不一样的好友等等。


我并不担心这样的问题。

 

第一是你不愿意去屏蔽人或者分组。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第二,即使你不愿意看这个人的内容,跟你的兴趣不一样,你也会关注这个人在看什么,所以大部分人会留着,你不会去屏蔽他。也许我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我只想知道他们在看什么。特别是对于微信这样一个产品来说,关系链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是一个你观察社会各个阶层,他们都在看什么想什么的一个特别好的窗口。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样的兴趣的差异化会带来困扰,相反,反而有丰富大家眼界的作用。

因为朋友的兴趣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样。有些东西如果不是你的朋友来推荐,你可能永远不会去接触它。因为朋友推荐了,也许你会看一下,也许会引起你的兴趣。你的朋友越多越复杂,这个面是越广泛。其实是打破信息茧房的一个方式。

 

所以好看也是我们下一年的发力重点。我们希望卷入几亿用户,通过社交推荐这种模式,将阅读变成一个日常的事情。



关于信息流

信息流,我记得上一次的公开课,我讲了“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流”之后,很多人又会产生一些误会。


好像我每一次公开课都要来解释上一次公开课的意思?

我之所以这样说当然并不代表我不知道大家说的我所说的信息流是什么东西,而是我不喜欢业界很多人把很多东西贴一个标签。只要是一些内容往下滑就是信息流,我不喜欢这样的一个标签化。


在手机里面看东西,手机屏幕很窄,你只能往下滑是最快的,但是不能因此说这样的东西贴一个标签就是信息流。这样的一种认知是特别简单的一种认知。


如果笼统来说,朋友圈也是一个信息流,我之所以说它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展示方式。

就像一个邮箱里面有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垃圾箱等等,这样就是一个信息流的话,没有本质的变化,而它只是把几个文件夹里面的信息放到一个文件里面显示而已。

而我们的订阅号,我之所以说它不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按照订阅的顺序展现的一种方式。它只是信息排列的一个展示而已。


这里我并不想用一些标签来定义这是什么东西。因为标签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就像我们现在做一个视频动态,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做了一个视频功能,而是我们做了一种让用户去拍摄和展现自己的一种功能,这个功能是什么样的载体?所以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而是用一个什么样合理的方式来展现信息。


朋友圈的风景:美妙时光美景风光:山河湖水人文城市-17

+信息流 +社交 +朋友 +公开课 +兴趣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89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

    + 狄诺 狄诺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