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锁师傅40年的如烟往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1-01-13 , 1715 , 104 , 141

听音频 🔊 . 看视频 🎦

[编按: 转载于caoliu社区/钱庄, 2021-01-12. 原标题为“[榴故事]做了40年开锁师傅,他说他开的是命”。]


这件事像一块伤疤一样落在了身上,时不时会让老达陷入深思:这样的锁到底该不该开,开得值不值得?
  去年10月的一天中午,我骑着刚买的电动车到街上的浴池洗澡,进去时把它停在了门口,洗完出来时却发现车子不见了。在浴室门口来回找了几趟没有结果后,我便火急火燎向周边的街道寻去,最后在一个开锁店门口发现了车子。
  我气愤地以为是开锁师傅顺手牵了“羊”,正准备兴师问罪时,隔壁复印店门口的一个中年女人突然大声嚷道:“是来找车子的吧,要不是老达,你车子就被人偷走了!”


  在她的一嘴一舌中,我才弄清了事情的真相:20分钟前,两个毛头小伙子推着我的电动车过来让师傅开锁,开锁师傅看他们神情紧张,又拿不出身份证,便坚持“没身份证就不开锁”。两个小伙声称回去拿身份证,一溜烟跑了就没再回来,我的车子便被停在了店门口。
  在女人的指引下,我推开了锁店的玻璃门,老达正戴着老花镜专注地配着钥匙,脖子上的大金链子和手臂上的一道疤痕格外引人注意。
  我说明了来意并表达了谢意,同时递上了一支芙蓉王。老达接过烟,看起来很高兴,笑冲冲地说:“就是俩小毛贼,打眼我就看出来了,后面还要给我加50块,我不会理他们的,我们开锁也是凭良心的。”
  就这样,在这个秋日温暖的午后,我和老达坐在他不足10平米的店里,一根接一根抽起烟,在吞云吐雾中,老达向我慢慢讲述了他40年来的开锁经历。
    
  80年代的老达,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因为对学习“没心思”,高中没上完便认了一个远房亲戚做师父,学习修补锅桶和配钥匙。
  严格来讲,那时的老达和他的师父都不叫锁匠,而叫铜匠,主要经营的业务是修补和贩卖铜锅、铁锅、铁桶等物件,配钥匙只是其中一个分支。他们在街上固定的位置摆个地摊,谁家有需求了就去街上找摊子。
  那时我们这里大部分人家里用的还是木门,在家时从里面用木栓栓上,出门时在外面套上一把永固牌小锁。遇到锁打不开了,先想到的是直接砸开,实在砸不开了才会去配把钥匙。
  配钥匙的机器那时也还没有发明出来,看似简单的配钥匙,实际上最考验匠人的基本功,一把锉、一个钥匙胚,完全靠手来打磨,既要看得准,又要锉得准,锉轻了打不开门,锉重了钥匙容易坏在锁里,有一处没锉好的话,可能就浪费了一把钥匙胚。

-loading- -loading--loading-



  老达当学徒时,遇到配钥匙的活儿,师父经常把他赶到门外去配,把门一锁,配成了就进来吃饭,配不成就在外面饿着。经过一年半载的练习后,老达配钥匙开锁技能突飞猛进,才配得上“师傅”的称谓。
  尽管配把钥匙只收5分钱,但是无论是来修补铁锅、铁桶,还是来配钥匙,每个人都会客气地跟年轻的老达叫声“师傅”。这个称呼对老达很受用,在他看来,这是对他职业的一种认可,一种尊重。老达说,虽然每天挣的不多,但感觉工作很有价值,生活充满了希望。
  他谈起了恋爱、成了家,老婆是河道管理站的正式职工,能看上他,也是因为他有一门手艺。每天早上8点,老达都会和师父准时在街上摆好摊子,不用吆喝,要配钥匙的人就会过来,有的还会客气地递上一支烟,抽着烟、吹着牛,钥匙也就配好了。

UfqiLong


  但老达的日子始终过得紧巴巴的,到了90年代的“下海潮”,老达决定自己单干,便离开了师父,在街道开起了一家锁店,将业务重心放在了配钥匙上。尽管配钥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2毛一把,但顾客始终不多,不少匠人跟他一样开始独立开店,所以每个月赚到手的钱还是只够养家糊口。
  眼看周围做生意、卖小商品的人腰包一个个鼓了起来,老达第一次为自己的职业感到着急。
  他在东北的一个朋友告诉他,去朝鲜卖彩电很赚钱,让他过去合伙,保证比开锁强一百倍。老达听了很振奋,找老婆商量时,老婆只说了一句“你走了小孩谁来管”,老达便不好再多说,慢慢断了念头。


 老达就这样不咸不淡地熬着,没想到却熬来了自己职业的“黄金期”。
  2000年以后的10年,是个疯狂的10年。随着商品房、安置房的大力兴建,每个新入住小区的业主都会选择换把新锁,开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老达一开始只是感觉吃不上准点的饭了,后来有时忙到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他买了部小灵通,每天都有接不完的电话,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刚刚入睡,小灵通都会随时响起。接到电话后,他就得第一时间赶去。
  老达的店算街道上的老店,放在以前,方圆几公里范围内有开锁需求的人都会来找他。后来街上先后出现了三四家锁店,最近的一家店离他不过500米。顾客大都不看开锁师傅资质、不问口碑,打几个电话一问,谁收费低就找谁。而收费最低的,往往是藏在“地下”的开锁师傅——他们没有店面,没有营业执照,没有任何成本,价钱自然可以降到最低。
  压力之下,老达开始印制名片,每开完一户的锁,便趁机将自己的“小广告”贴到小区的门上或墙上。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的小广告不是被撕掉了就是直接被别人的广告覆盖在了下面。有一次,看到一张印着“8元开锁”的小广告压在了自己的广告上,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但他渐渐发现,开锁路上有了“障碍”,让单纯的开锁变得不再单纯。
    
  老达还清晰记得十多年前的一次开锁。
  晚上8点多,春惠家园一个60多岁的阿姨用邻居家的电话打给老达,言语急促,说自己下楼丢垃圾时没注意,门被风刮上了,家里3岁的小孙子被锁在了屋里,要命的是煤气灶上还煮着汤。
  老达没敢耽搁,一阵风赶到小区门口。当他提着工具箱准备冲进去时,传达室里突然冒出个50多岁、胖乎乎的大爷,穿着暗灰色保安制服,大声喊着:“诶?诶?干什么的?”
  老达如实讲明了情况,希望能快点放他进去,谁知胖大爷回了句:“谁的情况不紧急?”然后问他有没有“通行证”,没有就不能进小区。
  老达是个明白人,赶紧掏出一支“红杉树”给大爷点上。胖大爷吸了一口烟,指着传达室里坐着的另外两个保安兄弟,让老达拿一包烟出来,说其他兄弟也要照顾到。屋里两个保安见状,一前一后走过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明显就是想来“分赃”的。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开了20年锁,老达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除了气愤,又实在找不出好的解决办法——本来就是来帮业主开锁,跟保安有什么关系?他想直接闯进去,3个保安默契地围住了他,把路堵死了。他想甩一包烟钱走人,可是来时太急,身上一分钱都没带,兜里的烟也就只有几根。
  老阿姨隔两分钟就打一次电话问他到哪了,老达担心说出实情下次进小区会更难,一直说“快到了快到了”。僵持的过程中,一个穿蓝色衣服、个头不高的小伙子骑着电动车、挎着工具包,跟胖大爷和另外两个保安打着招呼,就大摇大摆开进了小区。
  老达正要质问胖大爷为何不拦小伙子,没想到话还没说出口,胖大爷就一把抢下他手里剩下的半包烟,摆摆手对他说:“进去吧。”


  老达拎着30斤重的工具箱,急匆匆向老阿姨家跑去。等到气喘吁吁爬到5楼,浑身都湿透了。到老阿姨家门口时,门已被打开,那个蓝衣服小伙子正蹲在地上收拾着工具。
  没等老达开口,老阿姨就劈头盖脸骂过来:“都是开锁的,给你打那么多电话过不来,人家小伙子比你快多了!再晚点锅烧炸了!”
  老达想解释什么,张了张口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后来老达私下打听,才知道开锁匠已经成了别人眼中赚快钱、大钱、巧钱的一种行业,生意越好,赚得越多,就越容易被嫉妒。小区保安最先嗅到了“商机”,卡在业主与锁匠之间,硬生生增加了一条“利益链”。蓝衣服小伙最先看到了这种变化,主动与附近的小区物业达成协议,以每年1000块的价格获得了小区“指定开锁师傅”的身份,自然获得了胜于老达的竞争优势。
  走出小区的路上,开锁这份职业突然让老达感到陌生,甚至还有点不堪——他想不明白,好好的一份职业怎么就变得像偷鸡摸狗一样了。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很多人不再称呼他们为“师傅”,“开锁的”“哎”“喂”,似乎更直接有效。
  

朋友圈的风景:美妙时光美景风光——山川河流交融着花前月下-31

+老达 +配钥匙 +师傅 +钥匙 +大爷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9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

    + 须鲸 须鲸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