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13:03 , 104 , 257
晚清沧海事 下卷 13
第十三章 新疆沦陷(十一) 作者:罗马主义
前面我们说到,乌鲁木齐都统平瑞派出去的,第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被索焕章派他的手下马如智,在杨春的帮助下,指挥库车的穆斯林叛军,在去轮台的路上,选了一个紧要的地方,打了一个伏击,全军覆没。
消息传回了乌鲁木齐,那么乌鲁木齐都统平瑞,还有乌鲁木齐提督叶布冲额,到底有没有怀疑,是索焕章搞的鬼呢?
事实证明,这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原因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因为索焕章虽然是一个穆斯林,可是由于他们家世代为官,本人又官运亨通,实在是没有造反的理由,你让他们两个人去怀疑他,这一点都不合逻辑。
所以他们只是怪自己运气不好,敌人又太狡猾,在他们看来,这纯属是一个意外。
恰好在这个时候,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文永,害怕乌鲁木齐都统平瑞,又只是装装样子,派出的兵力太少,因此亲自赶到了乌鲁木齐,敦促他们出兵。
于是索焕章又跳了出来,向乌鲁木齐都统平瑞和提督叶布冲额进言,其实也不算是他跳了出来,这就是他的本职工作,因为他就是提督参将。
这职务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参谋长,所以什么军事行动,都不可能把他落下。
索焕章说:“看来我们上次低估了敌人的力量,这次干脆多派点人过去,尤其是多派点穆斯林士兵,最好是把他们全都派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是这样给这两个人解释的,派穆斯林去镇压穆斯林,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对方的斗志,不像打满汉军队那样坚定。
而且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分化瓦解对方,起到招降纳叛的作用,毕竟穆斯林和穆斯林之间,还是有很多共同语言的。
而且这样做,也不用担心这些人的忠诚度,因为他们的家眷都在乌鲁木齐,所以绝不会临阵倒戈。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如果让他们手上沾满了穆斯林的鲜血,他们就站在了,其他叛乱穆斯林的对立面去,和其他穆斯林结仇,也就不容易被人煽动蛊惑了,有利于乌鲁木齐的安定团结。
平瑞和叶布冲额一听,觉得非常有理,这简直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妙计,于是齐声夸赞索焕章,不愧是当代的小诸葛。
两个人依计而行,把城中的兵力,特别是穆斯林众多的绿营,全都拨给了库尔喀喇乌苏办事大臣文永,让他带着去和蒙古人汇合,只留下了500满军守城。
有人可能就会奇怪了,这样一来,库车的穆斯林叛军岂不就危险了?索焕章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马上就会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库尔喀喇乌苏办事大臣文永,这时已经被委任成新的库车办事大臣,负责统领协调各路清军,去平定库车穆斯林的叛乱。
为了稳妥起见,他没有直接赶往库车,以免又中了埋伏,或者遇到拦截,而是先南下,准备和喀喇沙尔办事大臣伊里奇召集的蒙古人会合,然后再一起向西,从穆斯林叛军想象不到的方向,进攻库车。
按说这一招很高明,很有点出奇不意的架势,这要是放在正常情况下,绝对堪称经典。
可是现在,他什么秘密都没有,他的行军路线,早就被索焕章通知了穆斯林叛军,他们已经在喀喇沙尔附近,布下了埋伏。
文永率军赶到了距离喀喇沙尔所属的,乌沙克它尔兵站30里地外的新井子,突然和大股的穆斯林叛军相遇,这让他大吃一惊。
这个方向上怎么会有叛军?他抠破脑壳也没有想明白,不过虽然有点意外,但他看了一下敌人的数量,心中并不慌张。毕竟他率领了2000多名清军主力,迎战几千名没有受过训练的穆斯林匪徒,他还是有把握的。
于是他立刻命令布阵,准备迎战穆斯林军,还是标准的战术,汉族和穆斯林步兵居中,满人的马队在两翼。
战斗开始以后,他命令炮兵轰击敌人阵地,中军向前压上,马队从两翼包抄敌人侧后,一切都进行的井井有条。
当双方逐渐逼近的时候,曾经多次上演过的一幕,再次出现了,阵中的穆斯林士兵突然倒戈,把枪口对准了汉军和满军。由于太过意外,这些汉军和满军,面对突然向他们背后捅刀的穆斯林战友,惊愕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些人昨天还和你称兄道弟,今天就能对你痛下杀手。
这一幕,从1862年开始,已经上演了不止一次,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叛变,而是800多名穆斯林的集体叛变。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完全到了匪夷所思的境地,你无法想象,这800多人,是如何一起保守秘密,一起笑里藏刀,然后又突然集体变成恶魔的!
这个难度实在是太高,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没有第二个教派,能够做到这一点!
结果毫无悬念,清军再次全军覆没!
不对,这不准确,应该是清军中的满人和汉人士兵,包括新任库车办事大臣文永在内,全部被就地屠戮,没有一个人逃脱,清朝政府是在一个月以后,才知道这件事的!
当这件事发生了以后,你就应该知道了索焕章的险恶用心了吧!他为什么要参加叛乱?没人猜得出他的动机,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不合逻辑。
据野史记载,当他的母亲,一个穆斯林老太太知道了这些事情以后,也实在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背叛国家!
据说这个老太太悲痛欲绝,为家中出了这样一个逆子,惶恐不安,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几次上吊自杀,都被人救了下来,从此不再和索焕章说一句话,只是默默的以泪洗面。
哎……
消灭了新任的库车办事大臣文永的军队以后,绿营穆斯林叛军和库车穆斯林叛军,立刻合兵一处,迅速北上,直逼乌鲁木齐。
到了此时此刻,整个北疆腹地,乌鲁木齐一带,就只剩下了守卫现在乌鲁木齐市中心,当年的巩宁城内的500满兵。而妥得璘和索焕章,终于也可以放心的撕下所有的伪装,发出他们最后的致命一击。
于是妥得璘命令,乌鲁木齐和附近昌吉奇台的穆斯林一起发动叛乱!
命令很简单,只有一条,就是杀光所有的异教徒。
现在一切都变得很清晰,再也没有任何悬念,索焕章命令手下军官马顺,打开乌鲁木齐城门,北上的原乌鲁木齐绿营穆斯林叛兵,还有库车叛军一拥而入,城里的穆斯林也全体响应,叛军见人就杀。
我不想说具体的数据,在那长长的一串零后面,都是无辜的生命,我也不想对你描述,到底有多么的残忍,因为这样的话,很多人就会疯了,又会拼命的举报我。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无差别的大屠杀,只要你不是穆斯林,无论你是男的还是女的,老人还是小孩,甚至哪怕是孕妇和婴儿,在极端穆斯林的刀下,都必须死。
在这一天里,你会看到昨天还和你谈笑风生的穆斯林邻居,今天就会举起屠刀,强奸你的妻女,杀害你的家人,就好像你们从来都不认识,而且还有深仇大恨一样。
在这长达一个多月的大屠杀里,乌鲁木齐和周围的县城里,所有的汉人、满人和蒙古人,除了那些跑到山里去的以外,全部被杀了一个精光。
你无法想象,一个人,或者说一群人的心理,要扭曲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这一切。
当穆斯林发动全面叛乱的时候,乌鲁木齐都统平瑞,率领最后的残兵,本来一直在奋力抵挡,但是,当他看到对方的指挥官,竟然是索焕章的时候,他崩溃了。
据说双方相逢的那一刻,乌鲁木齐都统平瑞被惊呆了,然后他突然发出恐怖的大笑声,放弃了抵抗,举刀自刎而死。
而乌鲁木齐提督叶布冲额,在叛乱爆发以后,把自己的家小全部托付给索焕章,把他当成了最可信的朋友。但是,当他战败后逃到索焕章家里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所有的穆斯林叛乱首领,居然全都在索焕章家里,他自己的妻儿老小,早已横尸索家花园。
乌鲁木齐提督叶布冲额这才发现,这个人居然骗了自己这么多年,而自己竟然一点都没有发觉,于是他悔恨的痛哭流涕,最后都懒得逃跑,直接就服毒自杀了。
乌鲁木齐从此,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当我在写本书的过程中,经常会忍不住戾气上升,写一些政治不正确的话,因为当你读了这么多让人痛心疾首的故事以后,你无法能忍的住,那么多的愤怒。
有很多人都想掩盖这一段历史,或者美化他们,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那些都是谎言,1864年,没有起义,只有背叛,没有革命,只有屠杀,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妥得璘宣布成立伊斯兰国,有些书上写做清真国,其实清真和伊斯兰就是一个意思,和今天的恐怖组织,ISIS本质上都是一回事。
妥得璘自任苏丹,有些书上说是哈里发,反正就是皇帝的意思,他封索焕章为元帅,库车新教阿訇马隆为翼长,单单从这一点你就看得出,自始至终,这些人都是勾结在一起的。
伊斯兰国建立以后,迅速派出了军队,向四周发动进攻,他们走到那里,烧杀抢掠到那里,没有宽恕,没有仁慈,只有无情的杀戮。
来自伊斯兰国的极端分子们,他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干着一个简单的工作,那就是杀死所有的异教徒,把整个新疆,彻底变成恶魔的乐园……
就在乌鲁木齐陷落的奏章,刚刚传到北京的时候,俄罗斯驻北京公使,也迫不及待的赶到了总理衙门,要求和恭亲王谈判,这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俄罗斯公使:“你们已经失败了,必须立刻割地赔款!”
恭亲王:“你凭什么这么说?你们无论在南线和北线,都和我们未分胜负!”
俄罗斯公使:“穆斯林在新疆已经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乌鲁木齐已经被占领了很久了,你们现在两面受敌,必须立刻割地赔款!”
恭亲王有点诧异,这消息今天才传到北京,但是对方好像早已知道了,于是他忍不住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俄罗斯公使高深莫测的笑了一笑:“我就是知道!”
恭亲王长时间的盯着俄罗斯公使,好像已经明白了一切。
俄罗斯公使递出了一个文件:“这是你们应该赔偿的数目,以及必须割去的地盘!”
但是恭亲王并没有接他的文件,反驳道:“我们并没有战败,你们从来没有在战场上打败过我们!”
俄罗斯公使听了恭亲王这个回答,也不好反驳,只能狡辩道:“我不想再和你纠结,是谁打败了你们的问题,但是我必须向你强调,你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
他看了看恭亲王,发现好像这是对方的底线。
为了能达成协议,他决定做点让步,于是说道:“好吧,就算你们没有被打败,可以不赔款,但是你们必须接受划界条件,否则的话,你是知道后果的!”
恭亲王看着眼前气势汹汹的俄国公使,他知道,这是实话,他不可能再争取到,更好的条件了。
于是他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如果我们接受划界协议的话,你们必须立刻撤军,同时不得再暗中支持穆斯林叛军!”
俄罗斯公使虽然看起来声色俱厉,其实他也是虚张声势,心中无底。当他听到清政府终于认输,不由的也暗暗的松了一口气,立刻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因为除了穆斯林叛乱这张王牌,他其实,也没有什么其它像样的牌了。
由于前线的俄军不给力,迟迟不能击败清军,这让俄罗斯公使觉得底气不足,当他和大清政府争论的时候,难免有点理不直,气不壮,更何况拿穆斯林叛乱说事,这让他觉得,自己不像一个堂堂正正的胜利者,更像一个借机敲诈的无赖。
其实除了穆斯林叛乱这张王牌,他也没有什么其他可以打的牌了,因为前线的俄军不给力,迟迟不能击败清军。
再加上在俄国国内,反对这场战争的声浪越来越高,毕竟谁都知道,至少在当时,这场战争的战略方向,是有问题的,向南进攻中亚三国,才更符合俄罗斯的根本利益。
况且,这场战争花费巨大,如果大清坚持不签的话,虽然清军面临内外夹攻,迟早会被击溃,可是俄军如何占住这块地盘,怎么来掌控多如牛毛的穆斯林叛军,俄军自己也没有把握。
所以,没有和大清的一纸协议,俄罗斯最终能不能占稳这块地盘,始终是一个问号。
因此,俄罗斯公使权衡利弊以后,主动做出了让步,放弃了赔款的要求,见好就收,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让俄军调转枪口,去打中亚三国。
1864年7月,俄罗斯和大清在北京达成了一致,双方决定停战,命令前线官员,开始就实际划界进行操作。乌鲁木齐的叛乱,成了压垮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军在战场上没有丢掉的东西,结果因为穆斯林叛乱的原因,最终让俄罗斯达成了目的。
从此,一块比德国还大的国土,整整44万平方公里,就此离开了中华文明的怀抱,被俄罗斯人巧取豪夺而去。
现在,前线的清军终于腾出了手来,他们能及时的调过来,打败穆斯林叛军吗?
---- ---- ---- ----
晚清沧海事 下卷 13
第十三章 新疆沦陷(十二) 作者:罗马主义
假如真的有一天,世界末日来临,你生活在一个僵尸横行的世界里,你该怎么办?在1864年,在新疆,每一个不是穆斯林的人,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就像面对僵尸一样,当一个极端穆斯林分子,出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无论是哀求,投降,甚至要求改变信仰,那都是没有用的!他们会毫不留情的,用屠刀把你剁成肉块!
你和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沟通的可能,就好像你们两个,不是同一个物种一样,唯一的出路,要么就是逃跑,要么就是起来反抗。
可是在当时的北疆,你无路可逃,所有的地方,只要有穆斯林存在的,他们都举起了屠刀,如果你想知道,世界末日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那这个时候,就是世界末日的样子。
面对着散落在城市里,田野间,道路上,到处横七竖八的尸体,几乎所有的非穆斯林,都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绝望之中。
但这只是几乎,并不是所有的人,当大家终于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被屠杀的命运之后,他们中的一些勇敢者,决定拿起武器,和恶魔抗争!
徐学功就是第一个拿起武器的人,他像在新疆北部的许许多多农民一样,祖上都曾经是当年戍守边关的清军,后来因为热爱这块美丽的土地,所以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传宗接代,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徐学功的祖上,是清军的一个把总,大概就是一个排级干部,退役后留在了新疆,也许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徐学功从小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在当时,留在新疆,不仅仅是徐学功一家的选择,也是当时很多来到新疆的清军士兵的选择,所以徐学功家住的村子里,大部分的人都是军人的后代。
留下来的原因,无外乎新疆人烟稀少,土地辽阔,物产富饶,而且国家还给予资助,所以远远比回到人口密集,竞争激烈的家乡,讨生活要容易许多。
在早期的新疆,地是无限多的,只要你愿意干,你总能获得让你满意的收获,即使到了1864年,人口密度翻了几番,这里人均拥有的土地,也是内地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所以这些人,已经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新疆人,而且深爱着这片土地,可是现在,宁静的生活却被打破,恶魔从地狱中跑了出来,正露出了獠牙,威胁着所有人的生存。
徐学功住在偏僻的乡下,本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常常几个月,都难得见到一个外乡人。
可是现在,一群又一群逃难的汉人,满人,还有蒙古人,带着一身的血污,还有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来寻求他们的庇护。
善良的老乡们,收留了这些走投无路的难民,为他们提供食物和住所,让这些刚刚从噩梦中走出来的人,稍微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但这也只是片刻的喘息而已,恶魔不会放过他们的猎物,他们跟在不断涌入的难民的背后,已经逼近了徐学功他们所住的小村落。
很快,徐学功他们,就听见了从邻村传来的密集的枪炮声,人们的哭喊声,惊叫声,接着又看见了,四处被点燃的熊熊火光,浑身血污,披头散发的人,正惊恐的逃向他们的村庄。
当徐学功和村里的人,聚集在村头,看着这恐怖的一幕的时候,他们知道,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他们该怎么办呢?
……
1864年7月,俄军虽然和清军停战,但是并没有全部撤走,俄军的前线总指挥迪米德里·诺曼诺韦斯基,害怕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再次抗旨不遵,不愿意签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所以他们依然保持着对新疆前线的压力。
但是他多虑了,清军此时此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濒临崩溃的边缘,根本没有条件可谈。
由于乌鲁木齐一带,发生了全面的穆斯林叛乱,清军没有征收到足够的夏粮,正面临着饥荒的威胁。
不仅仅如此,从1862年开始,由于甘肃和陕西,发生了穆斯林叛乱,全面沦陷,所以,从内地向新疆提供饷银的通路被阻断。
因此,到了1864年,清军拖欠新疆士兵的薪饷,人均高达白银两百多两,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驻守新疆士兵的工资,远比内地要高得多,有边远地区补助的成分,这就像今天在西藏工作的内地人,都有特别津贴是一回事。
但是不管怎么说,拖欠这么多工资不发,毕竟严重影响了士气,能拿着白条和俄军打了一年多,已经算觉悟很高了。
再加上,乌鲁木齐一带没有叛乱之前,清军在新疆的粮食,是可以自给自足的,所以虽然拿着白条,但是饭至少还吃得饱,大家抱怨归抱怨,该尽的义务还是要尽的。
可是现在,吃饭都成问题了,所以和俄军停战以后,清军中的骑兵主力部队,比如锡伯营,索伦营之类的,家里都有清朝政府赐给的耕地,因此都急着回家去打理。
另外一些从伊犁附近,农垦兵团调来的汉族士兵,也慌着回家,而且伊犁将军常清,还巴不得他们快点回去,因为把他们留在军队里,府库里剩下的那点粮食,几下就会被他们吃完,到时候他就真的面临大麻烦了。
所以虽然和俄军停战了,可是清军也没人了,而且由于缺乏军粮,他也没有办法发动远征。
毕竟从伊犁到乌鲁木齐,说起来是在一个省之内,但实际有六百多公里的路程,需要将近一个月的行军时间,就是这点儿粮食,他也凑不出来了。
因此,伊犁将军常清,面对着朝廷发来的一个又一个,催促他尽快派兵去平定乌鲁木齐的圣旨,除了长吁短叹,他也无计可施。于是清朝政府对他彻底失望,命令伊犁参赞大臣明绪,到达伊犁以后,立刻罢免常清,接过他的所有指挥权。
1864年8月,明绪带着两千多人的部队,从塔尔巴哈台赶到了伊犁,接手了常清的职务,担任了临时伊犁将军。
可是他一上任,就发现他接过的,是一个无比烫手的山芋,他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烂摊子,而且是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到了这个时候,伊犁一带的穆斯林马上就要叛乱,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他在率兵前往伊犁的途中,经过穆斯林村落的时候,对方要么就惊慌失措的全体逃走,要么就全副武装的严阵以待。
开始明绪很纳闷,这是搞什么鬼?可是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对方显然是以为,他们密谋叛乱的消息,已经走漏,他是来带兵镇压的。明绪为了避免是非,被迫在行军的过程中,尽量回避穆斯林村落,实在避不开的,也尽量在黑夜里偷偷摸摸的经过,搞得自己反而像做贼一样。
而且为了稳住伊犁一带的穆斯林,他一上任以后,立刻向他们示好,主动把去年企图刺杀伊犁将军常清的那伙人,全都放了,还再三的向穆斯林首领倾诉衷肠,表示决不会把他们和妥得璘索焕章这些极端穆斯林分子,画上等号,希望他们能安分守己。
他这么做有用吗?当然没用!相反,周围极端穆斯林的气焰,正变得越来越嚣张,叛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连明绪自己都知道,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那么他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呢?因为他不能这么做,首先这政治不正确,别人虽然在磨刀,可是毕竟还没向你捅过来,你先动手,那就是你的不对!
其次,他就是想动手,也无力动手,饥荒已经在伊犁一带蔓延,他能掌握的,还留在军队里为数不多的士兵,也因为营养不良,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有气无力,战斗力堪忧。
周围负责为清军屯垦的穆斯林,也已经公开拒绝纳粮交税,他害怕挑起事端,又不敢强行去征,而府库空空如也,他也没钱去买,面对这样一个,要啥啥也没有的局面,假如换做你,你又能怎么办呢?
一边是依然虎视眈眈的俄军,一边是蠢蠢欲动的穆斯林,一边又是朝廷一封又一封的催促圣旨,还有乌鲁木齐传来的,包含着血泪的告急文书,伊犁地区的惠远城将军府里,新上任的伊犁将军明绪,发现他正坐在一个,已经被点燃了导火索的炸药桶上,他该怎么办呢?
……
我曾经看到一份资料,把这场极端穆斯林叛乱,描绘成了一场,走投无路的穆斯林,为了自身的生存,拿起了锄头,木棍,剪羊毛的剪刀,和拿着火枪大炮的,企图杀光他们的清军之间,展开的殊死搏斗。
情况真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这只不过是,另外又一个谎言而已,但是这样的场景,确实发生过,只不过角色不是穆斯林和清军,而是在为了求生的各族人民,和穷凶极恶的极端穆斯林分子之间!
而且拿着火枪,架着大炮的,其实是妥得璘派去,企图杀光异教徒的极端穆斯林分子,并不是传说中的清军。
他们拿着俄国人支援的燧发枪,滑膛炮,以及从清军军火库里抢来的火绳枪和威远炮,正气势汹汹的逼向了徐学功的村落。而徐学功他们,这些真正的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了求生,这个时候,也只有奋起反抗,在他们的手里,其实拿的才是锄头,镰刀,斧头,木棍,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仗是怎么打的?历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徐学功他们打赢了!我们只知道,几十名从来都是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在自己的家门口,用最简单的农具,消灭了上百名武装到了牙齿的极端穆斯林分子。
之所以他们能取得胜利,也许是因为,他们都是军人的后代,所以在他们的血管里,依然流淌着,充满了勇气的血液;也许是因为,他们是为了生存而战,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老小,那些流落到自己村落里的难民而战,所以自然会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正义女神的眷顾,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事实上极端穆斯林分子,一向是色厉内荏的,他们对待手无寸铁的无辜者,从来都是残忍至极的,可是当他们真正上了战场的时候,通常又是不堪一击的。
看看我们前面讲的新疆的历史,你就会知道,极端穆斯林分子,在战场上遇到真正的勇士的时候,他们就是一群彻头彻尾的脓包,只要敢拿起武器,除非是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战败的通常都是穆斯林。
因为这一幕,不仅仅发生在徐学功这里,而且在新疆的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只要走投无路的各族群众,敢拿起武器,就能打败极端穆斯林分子。
就在这个最黑暗的时刻,有很多勇士站了出来,他们自发的带领父老乡亲,为了自己的生存,开始和穆斯林极端分子作战。
在阜康有王者彦,在济木萨有孔才,在奇台有李恒秀,在昌吉有李德兴,在玛纳斯有赵兴体,在呼图壁有高四……
这些人在政府崩溃了以后,在四面被穆斯林极端分子包围,长达十多年没有援军的情况下,靠着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团,一边生产,一边战斗,他们是真正的勇者。
面对着这种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的处境,他们中的有一些人,甚至居然熬过了这个漫长的凛冬,就像在生化危机中,所展示的世界末日里,那些幸存者之城一样,他们最后活了下来,保存下了文明的火种,看到了新疆的春天。
……
在这场极端穆斯林的叛乱中,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幸免者。
最初,蒙古人觉得这场暴乱和他们无关,他们以为,这是极端穆斯林分子和清政府之间的冲突,但是不久他们就发现,穆斯林的屠刀是无差别杀人的,他们很快也成了受害者。
当库尔勒的极端穆斯林发动暴乱的时候,游牧的蒙古人,本来是站在旁边看热闹的,可是穆斯林极端分子的屠刀,迅速就挥向了他们。
由于事发突然,蒙古人没有心理准备,看别人打架,结果自己挨了板砖,不计其数的土尔扈特和和硕特蒙古人,纷纷倒在了叛乱穆斯林的刀下。
当不计其数的蒙古包被烧毁,成群的牛羊被穆斯林抢走,蒙古人才发现,这不光是汉人和满人的事,和他们也有关,这是一场人类和恶魔之间的战争。
在此之前,喀喇沙尔办事大臣伊里奇,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筹集了一千多名蒙古士兵,剩下的蒙古人都东推西推,不想参加原定的那场,平定库车的战役。
毕竟谁都知道,打仗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而且他们都觉得,出征只是为清政府尽义务,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徭役吧。所以他们当然能推就推,实在推不了,就应付了事,毕竟在他们看来,这和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利益冲突。
可是很快,当库车的穆斯林开始发动东征,库尔勒附近的城市,穆斯林纷纷发动了叛乱,开始了无差别的杀人的时候,蒙古人的鲜血,迅速就流满了大地,他们这才知道,什么叫做同呼吸,共命运,他们这才发现,他们不能袖手旁观!
于是蒙古人这次无需动员,也无需催促,他们上到王公贵族,下到普通牧民,全都挽起了弓箭,骑上了战马,怀着满腔的愤怒,同仇敌忾,去帮助清朝政府,保卫喀喇沙尔。
土尔扈特汗布彦乌勒伊图,把今天新疆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里,所有能跨得上战马的男人,总计两万多人,都集结到了喀喇沙尔附近,去抵挡六万名极端穆斯林分子的进攻。
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清朝政府而战,更重要的是为了自己而战,他绝不能让极端穆斯林分子,进入草原,那里有他们的妻儿老小,他绝不能让他们暴露在,这群丧心病狂的暴徒面前。
战斗在开都河附近爆发,装备和人数都处于绝对劣势的蒙古人,面对着六万名装备了大炮和火枪的穆斯林极端分子,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没有什么花招,也没有什么技巧,甚至都没有什么战术,一方就像魔戒里的半兽人军队,纯粹是为了杀戮而杀戮,另一方则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在苦苦的挣扎。
战斗打得极端激烈,从早上一直打到了夜幕降临,整个战场上,炮声震天,枪声如雨,箭如飞蝗。
双方你来我往,互相冲击,金铁相撞,变成了纯粹意志力的较量,最后,为了生存而战的蒙古人,终于渐渐占了上风。
在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候,他们终于打败了极端穆斯林分子,战场上留下了七千多具极端穆斯林分子的尸体,穆斯林全线崩溃,向西夺路而逃。
但是蒙古人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千名蒙古人战死,元气大伤,被迫后退。
不久之后,穆斯林极端分子又卷土重来,四处屠杀落单的蒙古游牧家庭,蒙古人被迫把妻儿老小,全都藏到山里去,然后死死地守住几个山口,尽量不要让大股的穆斯林暴徒,突入草原。
这一幕的场景,和魔戒第2部里,希汗王被迫退到山谷里,抵御半兽人的大军,简直就是如出一辙。
这场极端穆斯林和蒙古人之间的战斗,让我们更看明白了,这场“穆斯林起义”的真相,那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反人类的大屠杀。
如果说穆斯林和清政府之间的战斗,还可以美化成反对清朝政府的暴政的话,那么进攻草原,屠杀蒙古人,又该怎么粉饰呢?草原上的牧羊人,什么时候又压迫了穆斯林呢?
……
1864年10月,中俄终于签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向俄国割让了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与此同时,已经被俄国人武装起来的穆斯林叛军,就在协议签订的同时,在伊犁爆发了叛乱。
伊犁将军明绪,现在无钱无粮,仅有的军队,被饥饿所笼罩,已经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他该怎么应对呢?
伊犁将军明绪,现在有一种穷途末路的感觉。就在明绪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他突然灵光一现,开了一个巨大无比的脑洞,能不能向俄罗斯借兵,来平定穆斯林的叛乱呢?
他的这个想法,虽然看起来,似乎是无厘头到了极点,简直就是病急乱投医,可是这也不是无中生有的,没有先例的,因为清朝政府在此之前,已经这样做过。
1860年,第2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军队把清政府打得大败,还放火烧了圆明园,双方看起来不共戴天。
可是到了1862年,情况就风云突变,英军帮助李鸿章守住了上海,法军帮助左宗棠收复了浙江,南方的战局,就是靠外国人的帮助,才挽回的。
那么既然江南可以这么做,西域为什么不可以呢?!于是伊犁将军明绪紧急上书朝廷,报告了他面临的种种困境,指出单凭一己之力,已经无法挽回危局。
他请求总理衙门立刻和俄国人联系,不管是出钱也好,给什么优惠条件也好,务必请他们派兵帮忙,平定穆斯林叛乱,不然新疆就守不住了!
这封奏章,立刻绕道蒙古,被800里加急送到了北京,那么朝廷会答应他的要求吗?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