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59:下卷十:征服新疆之魔高一尺..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0-10-19 , 1092 , 104 , 291

听音频 🔊 . 看视频 🎦

晚清沧海事 下卷(十)

第十章
征服新疆(六)
魔高一尺
作者:罗马主义

自从乾隆二十年开始,就在清朝倾尽国力,想要收复新疆的时候,一个中文名字叫做洪任辉的英国船长,驾驶一艘英国商船,来到了宁波港。
从此以后,一艘又一艘,体型庞大的英国三桅帆船,就不断的涌向了浙江宁波。
他们并没有恶意,只是想来购买生丝和茶叶,他们发现,这里似乎才是原产地,价格远比在广州购买,要便宜得多。

来的都是几层楼高的三桅帆船,可以说是商船,也可以说是战舰,每艘都装有几十门大炮,在那个时代,两者的区别通常都不大,就像这些英国商人,随时摇身一变,也可以成为海盗一样,这是那个时代的风气。
这些接踵而来的武装巨舰,把浙江沿海的官员给吓坏了,自从康熙收复台湾以后,清朝解除了海禁,但是江浙沿海,通常都是和日本人朝鲜人做生意,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炮舰,而且也没有任何抵御措施,这不由得让他们忧心忡忡。
消息被上报给了乾隆,这让他也有点紧张,大清现在所有的军事资源,都投向了新疆,江浙一带就像袒露的肚皮,没有任何防范。

当时的英国商人,亦商亦盗,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由得让乾隆想起了前朝倭寇之事,他害怕英国人来往的次数多了,窥探出了清帝国的虚实,会产生不轨的想法。
乾隆的这个担忧,虽然在我们今天看起来,可能会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可是在那个时代,这个想法,一点儿也不是杞人忧天。
英国人和印度的莫卧尔王朝,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也是老老实实的交税,可是久了以后,发现了印度人不堪一击,就开始武力入侵,最后把整个印度,都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所以,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乾隆和大清政府所有的担忧,绝不是庸人自扰,都是有道理的!


虽然英国人来这里做生意,现在看起来,做的都是正正当当的生意,没有什么不法行为,可是如果被他们发现,你手里没刀,将来会发生什么,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挣钱固然重要,但是安全则更加重要。

要能震慑住对方,确保对方不敢胡作非为,就需要建造大量的军舰和炮台,可是在当时,这笔开支远远超出了,当时对英贸易的海关收入。
最重要的一点是,英国人来的时机不对,如果放在平常,清廷可能就会算一笔账,现在的投入,将来能不能赚得回来?也许会多考虑几种对策。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呢?因为真实的历史,和我们以前被灌输的很多说法,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清朝人是愿意和外国人做生意的,在鸦片被输入中国以前,清朝的对外贸易,是绝对的顺差。
茶叶,生丝和瓷器的输出,让白银源源不断的,从海外流入中国,不仅仅为清朝积累了财富,也降低了老百姓的负担,造就了从康熙到乾隆,清朝的强盛。
具体的原因,我们在本书的上卷第三章中,就已经提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而且就是后来,清朝也从来没有,真正的闭关锁国过,广州是一直开放着的。

-loading- -loading--loading-


对于白银的流入还是流出,清朝人其实是很敏感的,因为有一个明证,林则徐在要求禁烟时,他的理论依据,就是白银流入,国家就会强盛,白银流出,国家就会衰弱。
他既然用这个理论,来说服皇帝和满朝的文武官员,支持他的禁烟方案,说明大家在白银流入流出的这个问题上,是有共识的。
因此,自从康熙收复台湾以后,清朝之所以开放海禁,在全国建立了四个海关,就是因为,在对外贸易中,可以尝到甜头。
所以,清朝人在对外贸易上,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愚昧无知,顽冥不化。
没人是傻子,有钱挣谁不愿意呢?

可是这次,英国人来的时间不巧,哪怕是朝廷就算想明白了这件事,算清了这笔账,增加的海防开支,将来都可以通过关税赚回来,可是眼下,却一分钱也拿不出来。
因为收复新疆的战役,这时正陷入了胶着状态,为了支付这笔庞大的开支,国家已经捉襟见肘,而乾隆又给自己划了一道红线,决不能通过额外征税,来满足征战的需要,所以,自然也就没有钱用在海防。
到了乾隆二十二年,英国人来的越来越频繁,清廷也就越来越担心,老是唱空城计,万一司马懿真的要进城怎么办?
为了避免意外,乾隆就想了一个办法,通过提高关税,想把对方逼离浙江,撵回广东去。
因为广东的虎门,早就修有完善的炮台,珠江上,也一直就有清朝的水师,无需再额外花钱,有武力做后盾,英国人自然也不敢乱来,在那里做生意,清廷是不怕的。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清朝虽然增加了关税,但是英国人还是愿意来浙江买,因为浙江的产品种类更丰富,价格也更便宜,远比广州更有赚头。
这下轮到清廷头痛了,于是乾隆就派了一个叫杨应琚的大臣,看看去怎么解决这件事。

杨应琚这个人,是一个妄人,虽然处理内政还马马虎虎,可是在对外关系上,却一向是乱弹琴。
后来乾隆对缅甸的战争,之所以升级扩大,就是被这个人鼓动的,清廷花了一千多万两白银,付出了重大伤亡,却无功而返,他也因此被处死。
他担任闽浙总督以后,考察了中英贸易,拿不出办法,来解决朝廷对安全问题的关切,只能给乾隆出了一个下下之策,让乾隆干脆把其他的海关全部关掉,只留一个广州,免得发生意外。
这样一来,他倒是省事了,但是为中国后来的衰败,却埋下了祸根,因为中国相对意义上的闭关锁国,是从这个时候,才全面开始的。
当然,导致这个政策,被乾隆采纳的根本原因,还是缺钱,而且令人唏嘘的是,清代两次收复新疆,都在海上付出了代价。
不过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几乎从没提过,所以造成我们一个固有印象,那就是,清代一直就是闭关锁国的,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真正导致清朝放弃其他通商口岸,只保留一个广州对外开放的真实原因,是受到了国力的限制,它没有能力,同时在海陆两个方向上,都保持强大。
虽然,最后乾隆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化解帝国的这个困局,但如果他采用其他方法,也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
毕竟,在事发现场处理问题,和事后放放马后炮,要承担的责任,那是不一样的。
况且,别以为乾隆没本事,无法同时兼顾海防和陆防,历史上没有一个大陆强国,能同时做到两面都强,征服了整个欧洲的大牛人拿破仑,在海上照样打不过英国,面对英国人的威胁,他一样采取了封锁欧洲大陆,不和英国人做买卖的办法。
后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虽然也是牛人辈出,但一样不能筹集到足够的资源,在保证陆军强大的同时,还能建造一支强大的海军,这大概就是大陆国家,历史的宿命。

所以,上帝打开了一扇门,给了乾隆一个收复新疆的机会,但是别太高兴,因为上帝也会关上一扇门,在海防上给你出难题,凡事都有代价。
那么,清朝政府能不能把上帝给的惊喜,化成现实呢?至少在兆惠赶往库车的时候,没人知道。
雅尔哈善发现小和卓跑了以后,立刻就给乾隆上了一道奏章,把责任全都推给了顺德讷。

乾隆闻讯暴怒,因为这意味着战争又被拖长了,历史上有多个王朝,都是因为边疆的战役久拖不决,压垮了经济,导致由强变衰的。
征服新疆的战役打到现在,已经花出去了几千万两白银,虽然乾隆朝国力强盛,但是,也经不住这么花,如果再拖下去,最后怎么收场,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隋炀帝因为征伐高勾丽,导致国家财政破产,民变四起,最后亡国,李世民征伐高勾丽,三战未果,最后被迫罢兵,成了人生的污点。
特别是明朝,为了在东北用兵,开征了辽饷,导致了民不聊生,诱发了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在清代的士大夫看来,这是明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由于这个前车之鉴,清代的人,对于在边疆用兵,以及额外征税,始终抱有高度的警惕,所以乾隆给自己画了一根红线,绝不额外征税。
因此乾隆的压力也很大,他不能无限期的打下去,不然早晚有一天,国库会被打空,他就会像中国以前的历代王朝一样,再次放弃新疆。
如果乾隆花了这么多钱,死了这么多人,最后又拿不下新疆,历史书会怎么写他?后人会怎么评价他?现在已经成了乾隆心头之病。
所以,当仗打到第三年的时候,乾隆变得越来越急,心态也越来越不好,现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的反应可想而知。
因此,他立刻撤了雅尔哈善的职,然后再派人核实,要问斩顺德讷……

再说乌什的大贵族霍集斯,他给小和卓写信,到底安的是什么心呢?
很简单,他已经决定投靠清朝,诱捕小和卓霍集占。
因为就在额敏和卓的使者走后不久,他得到了消息,据说阿克苏的世俗贵族们,已经在秘密串联,准备把小和卓派在那里的人全部赶走。
再加上沙雅和拜城的世俗贵族,已经公开动手,投向清廷,小和卓又被围在库车,腹背受敌,他估计小和卓已经撑不了多久了,这条船看来要沉,他没有必要往上面跳了。
他现在要做的事,就是落井下石,用小和卓项上的人头,来买他后半生的荣华富贵,所以他听说小和卓突围成功以后,就立刻写信诱骗小和卓,准备来一个瓮中捉鳖。
他的使者很快就带来了回信,全是好消息,小和卓中计了,这让他喜出望外,于是就开始着手部署鸿门宴,这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他已经干过一次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小和卓的到来……

兆惠还在路上,乾隆临时任命,随军的工部尚书纳穆札尔,代替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户部侍郎石三泰为参赞大臣,等兆惠一到,就听他安排。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追究顺德讷的罪行,顺德讷自然不服,虽然他承认是他下令不要追击,但是责任在雅尔哈善,然后把前因后果和盘托出,这下,雅尔哈善的罪行,也全部都暴露了。
消息传到了北京,乾隆气得七窍生烟,二话不说,立刻下令现场处斩顺德讷,把雅尔哈善和其他有罪之人,械送北京,三堂会审后,押赴菜市口问斩……
霍集斯部署停当,只等着小和卓的到来,可是没过几天,他就收到了一封来信,是大和卓波罗尼都寄来的,信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

说是小和卓霍集占,在撤退的路上,遇到了阿克苏的叛变,攻城时不幸身负重伤,人事不醒,命不久矣,他把这个消息,只告诉了他霍集斯,其他人都不知道,让他也务必保密。
现在大和卓波罗尼都,面对这个情况束手无策,由于之前霍集斯帮过他,所以现在,他也想请霍集斯出手,再来帮他一次忙,收拾残局。
信的内容,让霍集斯又惊又喜,惊的是小和卓霍集占,这么快就完蛋了!喜的是,小和卓的军队,可以被他全部拿下,他将成为,南疆势力最大的地方首领。
到时候,清廷要想治理好南疆,必须要仰仗他,很有可能,把他分封为南疆的最高统治者,他就发大了,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家族,将世世代代,成为新疆无冕之王。

至于大和卓波罗尼都,他只是一个配角,就像在我们的故事里,虽然他跟着小和卓霍集占一起,北上库车,对抗清军,但是,我们基本上没有提到过他,所以霍集斯,也不把他当成一回事。
这么一想,霍集斯益发觉得机不可失,于是,看完了信以后,他立刻把所有的亲族全部召集起来,去接管小和卓的军队,只留下了他的儿子们,守卫老巢乌什。
这大概是霍集斯一辈子里,做事效率最高的一次,从决策到动员的全部过程,他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已经快马扬鞭,在赶往阿克苏的路上了……
那么,真的是天上掉馅饼,砸中了霍集斯吗?小和卓霍集占,是不是真的快要死了?新疆的问题,马上就要解决了吗?可惜的是,答案是否定的,一切都不过是,小和卓霍集占的套路而已。

大家想想,小和卓霍集占是何等聪明的人,而霍集斯出卖准噶尔汗达瓦齐的故事,又是路人皆知,小和卓怎么可能会不防备他?他只是当着霍集斯的使者,装傻而已。
看着霍集斯的使者,高高兴兴的离去,小和卓霍集占不由得冷笑一声,心想:“算计我?想得美!我到要让你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恰好这个时候,阿克苏的世俗贵族,发动了反对小和卓霍集占的起义,赶走了他派来的人,向清军投诚。
小和卓撤退的路上,企图顺便夺回阿克苏,可是对方坚守不出,他又没有重炮,面对坚城,无计可施。
由于担心清军会尾随而来,小和卓不敢在阿克苏城外久留,不过,他借此心生一计,想出了一个拿下霍集斯,占领乌什的办法。
于是,他就借大和卓波罗尼都的名义,给霍集斯写信,说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引诱霍集斯跑来摘桃子。
结果,霍集斯果然上当,当他带着族人,高高兴兴的赶到阿克苏,急急忙忙的闯入小和卓的中军大帐以后,没有见到大和卓波罗尼都,只有小和卓霍集占,正面带嘲讽的微笑着,盘坐在地毯上,等着他自投罗网。
面对此情此景,霍集斯惊的目瞪口呆,冷汗都浸湿了衣衫……

霍集斯知道自己中计了,肠子都悔青了,可是他毕竟也是个老江湖,马上就换了一副脸孔,不仅仅装出一点儿也不生气的样子,反而是强调自己,一向是对小和卓霍集占忠心耿耿,愿意誓死效忠的……
小和卓霍集占看着霍集斯的窘态,听着他言不由衷的话语,也只是呵呵而已,都是明白人,何必揭穿呢?
现在,霍集斯和他的族人们,成了小和卓霍集占的人质,被小和卓押着,前去接收他的老巢乌什,一路上,霍集斯对小和卓霍集占毕恭毕敬,内心里却正绞尽脑汁,想着脱身之计,他能成功吗?
……



UfqiLong

就在小和卓霍集占,逃离库车一个多月以后,兆惠终于从伊犁赶到了这里,不过刚一走入中军大帐,他就收到了一大堆,乾隆早就发给他的指示,核心意思就是一个,你得赶快。
兆惠一看,皇帝催的这么急,也不敢怠慢, 当天夜里,急忙把所有的人都找来,了解情况,一直忙到天都快亮了,才简单的打了一个盹,第二天一早,就赶紧拔营出发,赶往阿克苏……
再说小和卓霍集占押着霍集斯,赶往乌什,路上,被乌什附近的人发现,报告给了霍集斯的儿子们。
霍集斯的大儿子一听,小和卓霍集占还活着,一点儿也没有受过伤的样子,知道小和卓霍集占,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计划,他爸反而中计了,于是赶紧关闭城门,准备作战。
小和卓霍集占来到了乌什城下,一看到这个情况,就把霍集斯喊来,讥讽的说道:“你一路上都在说,你对我是如何的忠心耿耿,可你儿子的这个表现,好像把我当成了敌人,这你怎么说?”

霍集斯赶紧解释道:“误会!肯定都是误会!要不我进城去和他解释一下,让他立刻开门,你看如何?”
小和卓霍集占听罢,哈哈大笑:“你进去,万一迷路了,老是不出来怎么办?不如我让人把你押到城门前,问问你儿子,到底是要这座城,还是要你的人头,你看这样如何?”
霍集斯听罢,心惊肉跳,不过表面上,满脸却堆满了谄笑,说道:“此计甚好,不过有点问题,万一我儿子早就觊觎我的位子,趁此机会,借你的手,要了我的命,这样我丢了头,你也拿不到城,我们两个人岂不都是损失了?”
小和卓霍集占冷笑一声:“万一他在乎你的头,我自然拿的到这个城,如果他不在乎你的这个头,那我留着你的这个头,又有什么用呢?”
霍集斯被小和卓阴冷的目光,刺的心底一颤,但是他脸上的媚笑,却变得更加灿烂了。
他低声下气的说道:“和卓大人的这个说法,完全有道理,如果你非要我站到城门前去,让我儿子选,到底是要我的头,还是要座城,我绝对义无反顾,只要和卓大人您高兴。”
“难道你还有其他选择吗?!”小和卓霍集占嘲弄的盯着霍集斯,挖苦道。
“我当然没有选择,但是和卓大人,你还有另外一个选择。”虽然霍集斯的背心,早已湿透,可是语气却不紧不慢。
“说来听听。”小和卓霍集占好像有了一点兴趣。
“让我去城下站着,那是一锤子买卖,谁知道那小子心里怎么想的?可是如果让我进城去说服我儿子,其实你也不用担心,我会不出来。”
说到这里,霍集斯指指他后面的那些族人:“你看,我的兄弟子侄,全都在这里,如果我不出来,我怎么对得起他们的家眷?
我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办事自有分寸,而我儿子却是一个毛头小子,不知轻重,我有所畏,而他却无所谓,你觉得让我去做选择,还是让我儿子去做选择,哪一个更可靠一些?”
小和卓霍集占听罢,没有说话,目光冷冷的盯视着霍集斯,看见霍集斯一副坦然的样子,终于动摇了,恶狠狠的说道:“那我就信你一次,如果你不出来,你知道,这些人会有什么后果的……”


兆惠刚开始的进军,非常顺利,沿途的城市望风而降,到达阿克苏以后没有多久,霍集斯就派他的儿子前来,向清军投降。
原来,霍集斯说服了小和卓霍集占,放他回城以后,立刻关门不出,他的家人问他城外的族人怎么办?
他对他们说:“小和卓霍集占这个人,心胸太险恶,如果他赢了,我们背叛过他,肯定早晚会被他灭族,如果他输了,我们又会被清军灭族,与其如此,不如向清军投降,还能有一线生机。”
因此,虽然小和卓霍集占,看见霍集斯入城以后,迟迟没有动作,就把他的族人绑在城门前,连续斩杀了几人,可是霍集斯虽然内心悲痛,却不为所动。
小和卓霍集占看见,霍集斯是铁了心了,无奈,只有带着霍集斯余下的族人,匆匆南下了。

于是兆惠的军队,顺利的到达了乌什。
战局的最新进展,被迅速传到了北京,沿途城市望风而降的消息,让乾隆大喜,认定南疆的其他城市,也会依葫芦画瓢,向清廷投降,大小和卓已经是穷途末路,如同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到了9月底,但是乾隆对年内收复南疆,却信心满满,于是他立刻写信敦促兆惠,让他不要停留,立刻南下,争取年内结束战争。
但是兆惠这个时候,其实困难重重,首先,他当初只带了800名骑兵南下,虽然接管了雅尔哈善的部队,可是每个城市都要留兵驻守,确保补给线的安全。
雅尔哈善原来带来的,也只有1万来人,这个城市留500,那个城市留800,当兆惠到达乌什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四千多人,有点强弩之末的感觉。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清廷为什么不多派点兵过来呢?因为他们做不到。

根本原因是距离太远,粮草运不上来,打到乌什的时候,从酒泉运兵运粮到这里,相当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二千多公里。
你想想,从北京走路走到广州,要走多久?这可是一个要命的距离。
而且,和内地不同的是,内地运粮,采用的是接力的办法,一般就是一个县抽调民夫,带上七天的干粮,运到下一个县就可以回家了,然后再由下一个县组织人,再运到再下一个县。
这样的话,民夫可以自带干粮,消耗相对较少,来回只有几天的时间,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也不大。
可是一旦出了酒泉,就没法接力,基本上,就是同一批人,从头运到尾,途中还要经过沙漠戈壁。
你想想,如果两个人,赶一辆4匹马拉的大车,拉着几吨粮食,从北京赶到广州,一路上,基本上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来回要4个月,耽误农活,朝廷必须补助他们,花费绝对不小。
这一路上,不仅人要吃饭,马也要吃草,还有,他们不光过去要吃饭,回来也得吃饭,最后还能剩下多少?

所以,乾隆的方案是,一方面尽量从内地运,另一方面,哪怕多给几倍的钱,也尽可能在当地解决粮草,因为从内地运粮到新疆,已经不是豆腐变成了肉价钱,而是豆腐变成了银子价,金子价。
因此,霍集斯向清军提供普通马匹,乾隆立刻下令,每匹赏十两银子,实际上在南疆,当时一匹马只要二三两银子,乾隆这么做,就是鼓励当地人多提供物资。
可是南疆一带的城市,当时的规模都很小,比如霍集斯所在的乌什城,当时算是比较大的,才一万二千户人口,说起来,也只有6万多人。
而南疆当时的生产水平又低下,自己吃饱都有问题,能够额外提供的粮食,自然数量也很少,再加上清军初来乍到,要收买人心,更不能强行压榨。
所以,乾隆不是没兵,他的军队多了去了,但是他只能派这点人上去,关键是,没法解决吃饭问题。
因此,他正在派原来兆惠手下的副将,富德组织的援军,也只有几千人。

而且这些人,从散布在哈萨克和俄罗斯的草原上,集结起来,到达南疆,光是行军,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所以,千万别以为在新疆打仗,听起来都是几千人,万把人,实际消耗的物资,和内地出动几十万人作战,没什么区别。
可是,随着战线的拉长,小和卓反而居于优势,首先,他们退回了喀什和叶尔羌以后,这里是他们的老巢,没有了后勤补给问题。
而且这些城市,都是大城,人口有10来万,清军要来围他们,几千人是围不住的,如果来的人多,他们只要坚壁清野,清军撑不了几个月就得撤退。
特别是叶尔羌,今天的新疆叶城县,小和卓霍集占的大本营,距离乌什有600多公里,和成都到西安差不多,但是关键是,这条路要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死亡之海,基本上没法从后方持续运粮。
而且小和卓霍集占这次南逃,靠着蛊惑宣传,又募集了一大堆信徒,实力不减反增,现在,他已经拥有了接近2万军队,这在南疆,是个天文数字。
因为,从这里到清军的后勤基地酒泉,2700多公里,相当于广州到沈阳的距离,而且还有沙漠阻隔,所以,清军最后能到达这里的军队,很难超过万人。
而他又有坚城可以防守,可以充分发挥他的火绳枪优势,所以,小和卓霍集占敢和乾隆叫板,也是有底气的。

虽然大家爱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但是说归说,光是想想要自己扛着干粮,真要从广州走到沈阳,再去和人PK,就足以令绝大多数人,放弃所有的激情。
所以,历史上的中原王朝,说得多,做得少,敢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和人对砍的,除了汉武帝,唐太宗这些大牛人以外,剩下的,就算乾隆了。
而清廷目前能打到乌什,与其说是军事胜利,还不如说是政治胜利,如果不是因为乾隆重用了额敏和卓,鄂对这些维吾尔人,让他们成功的策反了其他维吾尔世俗贵族,真的要一城一城的打,清朝其实,是一点胜算也没有的。
不过,清朝的政治攻势,也就到此为止了,剩下的喀什和叶尔羌,都是极端分子盘踞的地点,到时候也只有真刀真枪的干了。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兆惠本来想再等一下援军的,可是乾隆却一封信又一封信的催他,立刻南下,彻底消灭小和卓。
于是,兆惠无奈,只有马不停蹄的继续南下,率领不到4000人,越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去进剿小和卓的2万多人,这实在有点鸡蛋碰石头。
那么,兆惠是不是太不稳重了一点?其实也不是,因为霍集斯在这个问题上,误导了他,当然,霍集斯也不是有意的。
因为小和卓在诓骗霍集斯的时候,已经让大和卓波罗尼都,率领主力先走了,所以霍集斯看到的小和卓的军队,人数不多,以为只有两三千人。
而且霍集斯在去的路上,问小和卓派来的使者,大小和桌之间的关系,小和卓派来的使者诳骗他说,大小和卓不和,在是否投降清朝的问题上闹意见。
其实,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小和卓早就把大和卓牢牢的控制住了,所以北上增援库车的时候,大和卓也跟着他一起来了。
而霍集斯被小和卓挟持以后,没有看见大和卓波罗尼都,曾经问过小和卓,大和卓波罗尼都在哪里?
小和卓霍集占,为了试探霍集斯的真实想法,故意给他说,大和卓波罗尼都想投降清军,所以早就回去了,然后看霍集斯的反应,没想到霍集斯居然信以为真了。

所以,他就把这两个情况向兆惠反映了,兆惠不像雅尔哈善,他非常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但是并不偏听偏信。
他就这个问题,又向额敏和卓和鄂对核实,两个人都认为,大和卓波罗尼都确实没有什么心机,容易受人影响。
至于小和卓从库车逃跑的时候,的确也只有两三千人,当然,他们也不知道小和卓霍集占,在路上又发展了一大群粉丝。
所以,兆惠这才下定决心,他一方面让霍集斯给大和卓波罗尼都写信,劝他投降。另一方面,他又分兵几百给了鄂对,让他去和田招降,那里是霍集斯的领地,应该问题不大。
然后,他带着额敏和卓和霍集斯,率领不到4000人,直扑小和卓霍集占的老巢,叶尔羌,准备完成乾隆的心愿,年内结束战争。
兆惠出发以后,乾隆也没有闲着,他让驻藏大臣给克什米尔和阿富汗边境上的头人们写信,一旦大小和卓逃跑,通知他们不准接纳,一副灭此朝食的架势。

这年的十月初五,兆惠行军十多天以后,终于到了叶尔羌,今天的新疆叶城县附近,一看眼前的情况,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气。
叶尔羌是一个有12个城门的大城,城高沟深,兆惠手上,只有十来门最小的威远将军炮,口径73厘米左右,根本轰不动这个城墙。
至于围城,更是天方夜谭,一个门只能分三百个兵,如果兆惠敢这么做,立刻就会被对方各个击破。
兆惠一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就按照霍集斯的指点,先在流经城外的黑水河旁,一块茂盛的林地里扎营。
然后他每天派出小部队,去各个城门,引诱敌军出战,自己则率领主力,埋伏在远处,准备打伏击。
努力了几天之后,终于有一支几百人的穆斯林部队,不顾小和卓霍集占的禁令,擅自出城迎战,被清军引诱着,远离了城墙以后,包了饺子。
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穆斯林军,敢出城作战了,这可把兆惠给急坏了,他只带了一个月的粮,不是他不想多带,是他无法多带。
因为要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间的几处水源,能提供的水量有限,人马通过时,喝干了以后,要过几天后才能再次出水,不允许他带更多的牲口。

所以,小和卓霍集占现在,坚壁清野,死守不出,兆惠是一点儿脾气都没有,完全无处使力。

于是兆惠心想,先别说怎么攻城,先解决吃饭的问题吧,就派人去通知,留守乌什的纳穆札尔、石三泰,率领200人南下增援,同时尽量多带点粮草。
再说小和卓霍集占,一方面坚守不出,另一方面他也没闲着,他一数兆惠的人口牲畜,立刻就知道,兆惠只有一个月的粮。
他估计兆惠也不可能一来就走,肯定会设法向这里运粮,所以他就派人通知大和卓波罗尼都,带兵截断乌什到叶尔羌的通道。
这事在新疆,也非常容易,不用费心思,猜对方会走哪条路,只要埋伏在水源地附近,坐等就行,反正周围都是沙漠,你不来这里,自己就会渴死。
至于如何应对兆惠,小和卓霍集占,本来是打算坚守不出的,可是最近他发现,兆惠又从部队中派出了800多人,返回了乌什方向,大概是接应南下的部队。
这样算来,兆惠就只有三千人左右,而自己拥有接近两万大军,被三千人围着,似乎有点丢人,于是,他就有点蠢蠢欲动了。

可是之前在库车,他在野战中,被清军打得大败,缺乏将领这个问题,到现在他也没有解决,因为那些世俗贵族,基本上都不站在他这边。
所以,他决定还是谨慎一点,不和清军野战,而是发挥自己的强项,耍个花招……

兆惠收到了侦察兵的报告,说是发现城外靠山的那边,有牧民赶着大量的牲畜移动。
兆惠一听,不由得心中一喜,他现在正好缺粮,如果能劫得这批牲畜,他就可以长期在这里驻扎了。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又去问了一下霍集斯等人,知道每年这个时候,牧民都要冬季转场。
于是,兆惠觉得机不可失,立刻组织了二千骑兵,前去抢夺这批牲畜。
不过,让兆惠没有想到的是,这是小和卓霍集占的计谋,他知道清军现在缺粮,所以,就拿牲畜吊他们的胃口。
他知道,兆惠要去抢夺牲口的路上,必须要经过黑水河上的一座桥,而他在这座桥下,埋好了火药,然后在桥的另一边,他埋伏了一万四千多军队,其中有1万多人都是火绳枪兵。
他准备等清军过桥一半的时候,炸毁桥梁,然后万枪齐发,把过河的清军,打成筛子,最后出动蒙古准噶尔的雇佣骑兵,扫清余下的清军,争取一战全歼清军,他的计谋能实现吗?
……

这天一早,天刚朦朦亮,兆惠已经集合好了部队,准备去抢夺敌人的牲畜,他留下了额敏和卓和霍集斯守营,自己则亲自带队出发。
很快,部队就来到了黑水河边,四周静悄悄的,空无一人,先锋骑兵过桥以后,兆惠率领中军,也跟着上了桥。
兆惠正走在桥中间,忽然一个将领指着岸边,惊讶的说道:“咦,那是什么情况?”
兆惠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远处一缕青烟,正向桥这边飘了过来,他略一迟疑,猛然惊醒,是导火索。
于是兆惠大喝一声:“赶快离开桥!”然后纵马向前,冲了过去,刚一下桥,背后就轰然一声巨响,兆惠被气浪从马上掀了下去……


苍翠欲滴绿色地球的极致美景草原湖泊与山川-6

+乾隆 +英国人 +白银 +新疆 +清廷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283 仁智互见 👎8
  • 0, 2022-09-19 11:20, 2
    👍 👎 ✍️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晚清沧海事-12:旗人武士多隆阿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晚清沧海事-24:伊斯兰教马化龙教主使诈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29-8:天津新教案始发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29-20:战河西定关内,破教宦安穆民,西北平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49 50 51

      52.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3:为什么极少数的伊斯兰教精英,容易走向极端?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4:下卷:征服新疆:千里奇袭 53.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4:下卷:征服新疆:千里奇袭

      54.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5:孤胆英雄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6:成事在天 55.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6:成事在天

      56. 晚清沧海事-37:下卷八征服新疆(四)谋事在人

      57. 晚清沧海事-38:下卷八征服新疆(四)谋事在人-2

      58.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58:下卷九:纵虎归山

      🔴 59.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59:下卷十:征服新疆之魔高一尺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0:下卷十一征服新疆之道高一丈 60.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0:下卷十一征服新疆之道高一丈

      61.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1:下卷十二:征服新疆之道高一丈-2

      62.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2:下卷十三征服新疆之道高一丈-3

      63.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3:下卷十四:治理新疆

      64.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3:下卷十四:治理新疆-2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5:下卷十五:治理新疆-3:英国帮助极端分子对抗大清王朝 65.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5:下卷十五:治理新疆-3:英国帮助极端分子对抗大清王朝

      66.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6:下卷十六:治理新疆-4:武林高手杨遇春

    67 68 69 70 71

    72.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72:下卷二十一:治理新疆-10:大清王朝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84:下卷三十三:新疆沦陷-11:没有起义只有背叛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96:下卷四十五:群魔乱舞-11:英俄在新疆争霸-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108:下卷五十七:伟大的西征-4:飞将军刘锦棠的闪电战夺取达坂城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120:下卷六十九:光复伊犁-4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 智能推荐

    + 喜儿 喜儿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