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08:12 , 99
得知了清军来袭的消息以后,陈玉成判断应该是小股敌人,为了给敌人一个下马威,让他们误以为合肥城内还有太平军大军,他立刻组织了所有留下来的精锐马队和精锐步兵,大约有二万余人,准备倾巢出动,夜袭敌军,给他们当头一棒,让他们知难而退。
就在他准备出发的时候,前方传来消息,敌人已经撤退,于是他松了一口气,没有追击,看来他的计谋还是有作用的,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无意中,他又失去了一次机会。
多隆阿是幸运的,如果他留在原地,或者陈玉成连夜追击,多隆阿是假退,走得很慢,又只有3000多轻骑兵,没有重火器,很可能被陈玉成追上,暴打一顿,后果不堪设想。
几天以后,雷正绾,陶茂林,曹克忠带着步兵大队,拉着重火炮,和后退的多隆阿部队会合了。于是多隆阿命令一部分骑兵,分成几队,绕远路埋伏在合肥周围的交通要道,阻断合肥和周围的通讯,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前来攻城。
当陈玉成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他知道自己的计谋已经被看穿,于是他下令放弃外围的堡垒。集中到城市周围,全力守城,然后他又赶紧发出了求救信,请张洛行和苗沛霖派兵相助,不过这些信使,都被多隆拉的骑兵俘获。
清军到了城下以后,多隆阿发现,自己的兵实在是太少了,根本就不够围住所有的城门,于是他再次写信给曾国藩,让曾国藩迅速派兵增援。
但是这个时候,曾国藩手里根本就没有一兵一卒可用,李续宜在颍州,被张洛行拖住,曾国荃正在安庆舔伤口,训练新兵,准备进攻南京,鲍超在江西景德镇,跟太平军打的难解难分,左宗棠远在浙江,被李秀成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李鸿章又带走了他最后一个能打的将领程学启和八个营的湘军去了上海,其他的人也各有战事,分不了身,他基本上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但是曾国藩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一边写信给多隆阿,鼓励他务必坚持住,想尽一切办法拿下合肥,另一方面,他开始给其他的督抚大员写信求救,但是大部分都石沉大海。最后只有代理钦差大臣袁甲三,就是后来袁世凯的叔祖,从他剿捻的兵力里,派出了5000人,前来支援多隆阿,不过这已经让曾国藩感激不尽了,剩下的就只能靠多隆阿自己了。
一万五打三万,还要围攻坚城,对手又是名将陈玉成,在旁人的眼里看来,这是多么的不自量力,但是多隆阿决心,一定要让这个不可能成为可能,他必须创造奇迹。
考虑再三以后,他决定只攻击部分城门,把所有的骑兵,都放在那些没有进攻的城门远处,埋伏起来,等敌人突围的时候,突然冲出,击杀溃兵。
不过这样还是必须押宝,毕竟他的人太少了,思考了很久以后,他决定,把骑兵的主力部队埋伏在去张洛行的方向上,毕竟他曾经和太平军联合作战过。而在去苗沛霖的方向上,只留下了少量的部队,因为苗沛霖是个墙头草,谁都知道,估计万一陈玉成战败,投奔他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打破坚城,这并不容易,仗打得很艰难。多隆阿只有12磅的野战炮,无法轰倒坚固的合肥城墙,所以只能依靠传统的方法攻城。
最初的时候,他考虑到自己兵少,护城河里又灌满了水,所以,他决定不直接架云梯爬城墙,而是集中兵力攻击城门。
他集中炮火,对三个城门开始了反复轰击,很快,陶茂林就轰开了一座城门,敢死队一拥而入,可是没有想到,陈玉成早就在门后,用沙土和城内拆下的房屋砖石,沿着城墙垒了一座土墙,在门的两侧,城墙和土墙之间,又装有木栅栏,陶茂林的部队冲了进去以后,无法攀上土墙,只能向两侧冲,又被木栅栏挡住,挤成了一堆,被城墙和土墙上的太平军,丢下的滚木擂石纷纷砸倒,侥幸没有被砸倒的人,也被密集的鸟枪,抬枪和滑膛枪的弹雨击毙,上百人攻进去,只有几个人侥幸逃了回来,其他的城门也都遭到了类似的埋伏,丢下了一大堆尸体之后,都被赶了出来,敌人又把炸垮的城门重新修好。
看到这个方法行不通,于是他决定挖地道,用丨炸丨药炸垮城墙,可是由于护城河里灌满了水,周围的地下水水位急剧升高,挖下去不到两米,水就开始往外冒,换了几个地方,都是如此,只能作罢。
接着他又想堆土山,把大炮拉上去,压制城头的敌军,炮击城内,但是敌人看出了他的意图,也把大炮拉上了城墙和他对轰,激战了十多日,虽然最终筑成了土山,把敌人的大炮全都打哑了,但是自己的损失也不小,不过终于可以日夜不停的轰击城内。
时间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耗着,转眼就过了四个月,合肥城还是巍然不动,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曾国藩传来的消息,为了扭转战局,曾国荃不顾曾国藩的反对,已经开始全军向南京进发,这就意味着多隆阿必须攻下合肥,否则将满盘皆输,可是面对坚城,多隆阿一筹莫展,他已经有三分之一的部队失去了战斗力,伤兵满营,由于补给线被拉得很长,粮草和弹药的供应跟不上,再攻不下来,他就必须撤军了,到底该怎么办呢?
陈玉成也很难,他派出去求救的信使,到现在没有一个回音,虽然他打败了多隆阿的多次进攻,但是自己的兵力也损耗很大,大炮全都被敌人击毁,洋枪也早就没了弹药。
现在能战斗的人不足两万,大部分都挂了彩,很多还是老弱新兵,再加上敌人不断的炮击,在城里到处引发火灾,有几处粮仓弹药库都被烧着,他也快坚持不下去了,但是他心里同时也很清楚,最多再坚持一个月,多隆阿弹药耗尽,就必须退兵,最后的决战即将到来,只要他扛得过去,胜利就属于他,他的这个战略决定,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多隆阿决定孤注一掷,他召集了全体将官开会,对大家说:“粤匪之所以迟迟不能平定,就是因为有李秀成和四眼狗两贼支撑,现在我们把四眼狗困在城内几个月了,已经挫掉了他的锐气,只差一步,就可以取此狗贼性命。
我军弹药已经不多,粮草即将枯竭,不能再耗下去了,明天,全军总攻,架云梯登城,虽然此举凶险无比,但我将亲临城下督战,不成功,便成仁,上为了报效朝廷,下为了黎民百姓,大丈夫死则死哉,有何惧也!”
他扫视了一下众将,接着又说道:“明日全军务必奋勇向前,后退者必斩,先登城者,赏白银万两,我将亲笔写奏折,向朝廷保荐,有谁愿意担此先锋?”
雷正绾刷的一步迈了出来:“末将愿率敢死队先登,请大人恩准。”
日期:2020-01-28 13:40:04
【富贵险中求】
雷正绾,四川中江的一个农民,目不识丁,没有背景,从小兵干起,混到了今天副将之职,如果你要问他是怎么成功的,他会哈哈大笑,这样回答道:“富贵险中求,老子是从尸体堆里爬出来,拿命换来的。”
---- ---- ---- ----
如果你听他这么说,就把他想象成哪种傻了吧唧,有勇无谋的亡命徒,那你就错了,他其实是个人精,属于表演系的。
当小兵的时候,每次冲锋,他都第一个跳出阵地,大呼小叫,而且一定会在领导眼前闪过,冲出去几十米以后,领导看不清的时候,他不是鞋带松了,就是鞋子掉了,但是依然坚定的给周围的人说:“兄弟们搞快些往前冲,我系下鞋带,马上就来。”然后就不知道他缩到哪儿去了。
等到大家该死的死,该伤的伤,拼了个你死我活,胜负快要分出来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又从哪儿钻出来了,又是大呼小叫,在领导面前上串下跳,一副勇猛无比的样子,所以领导对他印象极好,当兵没到一年,就变成连级干部,然后被从四川调到了湖北,加入了湘军。
当了干部以后,他的表演艺术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绝对有资格领金鸡奖百花奖,现在的好多演员,和他相比,完全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因为他看起来像演戏,其实秀的是智商,这一点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就比如这次进攻合肥,攻城的第一天,多隆阿做出炮击城门的决定以后,他立刻第一个跳了出来,表示坚决拥护领导的决定,然后积极响应领导的号召,主动要求去攻最难攻的那个城门,让多隆阿非常的开心,在众人面前表扬了他。
不过,他弟弟雷恒可急出了一身冷汗,一直在大帐里用刀柄戳他哥的屁股,想阻止他哥哥去当瓜娃子,可是不知道他哥哪阵疯发了,突然变雷锋了,对他的提醒浑然不觉,简直就和吃错药了一样。
会议开完,刚出了中军大帐,雷恒忍不住就拽着他哥说:“老大,你今天咋个脑壳短路,官迷心窍了吗?非要去攻最大的那个门,那个门又厚又重,门上还有一个箭楼,你啷个攻得下来吗?其他几个门都没得箭楼,你咋不去选?你天天在那念叨富贵险中求,不拿命来换,你今天咋个又不想活了呢?老子不得给你当敢死队,活腻了你自己去死,不要把我拖上!”
雷正绾扫了雷恒一眼,轻蔑的说:“你这个瓜娃子,你晓得个铲铲,老子天天教育你,你肩膀上扛的这个八斤半的猪脑壳,不是光拿来吃饭的,也要拿来想问题,晓得不?”
“城里头的陈玉成是什么人?你以为他只有20来岁,是一个青勾子娃娃?你晓不晓得,人家统帅百万大军的时候,你娃还在乡下种地!”
“你看看护城河里的水那么深,城墙那么高,像他娃这样牙齿焦黄的老鬼,你觉得他想不到多大帅要轰门而入啊?那个门轰开以后,里面肯定藏着各种机关埋伏,哪个先轰开,哪个死的快!你娃不懂。”
第二天开战,多隆阿特意跑到雷正绾这里来观战,只见雷正绾先是组织了突击队,然后又慷慨陈词的发表演说,接着杀了一只鸡,招呼大家喝了血酒,最后给大家说,门一轰开,他会第一个带大家往里冲,不打垮敌军,绝不会再从这个门出来,如果他战死了,以后就把他埋在这个门下,让多隆阿在旁边看着,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接着雷正绾下令大炮开火,密集的弹雨轰向了箭楼,注意,不是大门,不过这也很正常,因为不轰垮箭楼,肯定不能轰大门,否则轰开了也等于零,可是箭楼岂是那么容易轰垮的,所以只能慢慢的轰。
没多久以后,传令兵就来告知多隆阿,陶茂林轰击的大门马上就要垮了,于是多隆阿立刻带着随从,上马飞奔而去,雷正绾揩了一揩额头的汗,松了一口气,让亲兵搬了个马扎子来,他坐下掏出烟袋,把叶子烟点起,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等多隆阿下令取消进攻。
果然不出所料,其他部队轰垮了城门以后,突进去都遇到了第二道临时搭建的土墙,被困在土墙和城墙之间,挤成一堆,被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惨重。
多隆阿在城外急的直跺脚,但是大炮又无法支援,虽然他想了很多种法子,亲自组织了好几波突击队,但是陈玉成早有预案,应对自如,让多隆阿生生的碰了一鼻子灰,除了让尸体越堆越高以外,毫无进展。
最后多隆阿冷静了下来,知道这个法子行不通,于是他命令全军停止进攻,另外想办法,这天晚上,那些先轰破城门的部队,个个都是伤兵满营,哀号痛哭,垂头丧气,雷正绾毫发无损,又挣了表现,功德圆满。
接着多隆阿又决定在距城墙不到300米的地方,筑一个和城墙差不多高的炮台,方便轰击城上和城内的敌军,于是雷正绾又第一个跳了出来,向多隆阿建议,敌人在我们背后废弃的有两座堡垒,里面有大量的条石木材,要不我派我的人去把他们拆了,运过来,等到土山修好的时候,我们把石头拉来铺到山顶上,大炮就可以放稳,不会被陷进去。
多隆阿一听,非常高兴,这个搬石头的苦差事,有人愿意做,那太好了。于是命令他明天一早去做。但是雷正绾并没有等到第二天,当天夜里就跑去开始拆堡垒,然后干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一早,多隆阿刚刚起床,就看见雷正绾的部队已经推来了一大堆石头,大为诧异,一问士兵,原来已经干了一个通宵了,多隆阿非常感动,立刻把其他将官叫来,让他们向雷正绾学习,以最快的速度把炮台搭起来。
雷正绾又得分了,不过他心里的小九九,一般人还真都想不到,他故意第一个带头干一个通宵,到了白天,统帅看到肯定会表扬他们,同时也会让他们去睡觉,这样他们就不用白天去筑土山了。
雷正绾心里想得清清楚楚,你在离城墙这么近的地方修炮台,对方肯定会集中炮火轰击,特别是最初的几天,肯定打得难解难分,白天冒着枪林弹雨,在这底下干活,或者负责火力压制,肯定都是九死一生,所以他宁肯多流点汗,还是保命重要。
再加上修炮台又肯定是日夜赶工,他先主动加一天班,就相当于自然而然的变成了晚班,晚上去修,黑灯瞎火的,城上的人也看不清城下的人,大炮只能瞎轰,洋枪也只能瞎打,自然安全的多,而且还更容易得到领导表扬,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雷正绾这个人,短短的几年之间,从小兵干到了副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农村入伍,既没学历,也无背景,几年以后就变成了副师级干部,而且从来没挂过彩,你说这人有多牛逼?
雷正绾的特点就是好琢磨,你看每次多隆阿一开会,他总是第一个发言,跳出来响应领导的指示,既让领导开心,自己被表扬,同时也让自己很安全,其实功夫都在诗外,他平常早就想了好多种预案。
连续几个月的进攻,合肥城纹丝不动,雷正绾就在琢磨,多隆阿下一步要干嘛,他想来想去,最后认定,以多隆阿这种性格,一定要死拼到底,所以最后肯定会逼着他们爬城墙。
所以他就开始琢磨,这个城墙到底该怎么爬?既能爬的上去,又不丢了小命,还能完成任务,不久,他想出了一条妙计。
本页地址: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