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别杨苡,阅读她的“碎碎念”百年私人史..


送别杨苡,阅读她的“碎碎念”百年私人史

听音频 🔊 . 看视频 🎦

... 2023-02-01 12:40 .. 给我们提供了不少这些人物的生活细节。
    我认为此书最耐看的,就是这些细节,也不得不佩服杨先生惊人的记忆力。
    此书之所以能够问世,一方面来自杨先生本人的口述,一方面也来自学者余斌持续十几年的努力。
    他在后记提及这本口述自传特点,依我之见,对杨先生而言,口述实录的一大好处,恰在于它方便容纳看似旁逸斜出的零零碎碎。
    比如,沈从文在张兆和来之前不善于照顾自己,穿的棉袄总是掉棉絮;吴宓在西南联大授课时,不受欢迎,口音特别重;穆旦总是为情所伤这些著名人物在正史上总是正儿八经的模样,到了这里变成可亲可感的人,他们也有常人的弱点和悲欢,也有生活的窘迫和龃龉。
    余斌提及,我一度很执着地想在书名中嵌入碎碎念三个字,在我看来,碎碎念恰恰是杨先生记忆与讲述的特点,关于记忆点点滴滴的细碎,也关乎她记忆的展开方式。
    同时,不停地忆念,正说明故人故事,以及其中承载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世情,已是杨先生生 .. UfqiNews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他还向我说,“不用对我做过多宣传,我对中国革命没有什么贡献!”《科学大师》:资料上讲,杨振宁先生头一个回来访问后,回美国就很努力地为中国做宣传,李先生当时回国访问后,做了什么?何祚庥:他跟我讲过,杨振宁先生在1971年首先回国,我们这边给予了很好的接待,他之后返回美国,到处宣传新中国.
    而李政道先生是第二年回国的.
    虽然他也来跟我们中国科学界交流访问,也想了解新中国,但他也讲了,要请我们谅解,杨先生做的许多事情他不能做.
    为什么不能做?他跟杨先生不一样,他哥哥姐姐等主要亲属都在台湾.
    有些还是那边的大官.
    他说如果我回美国去说得太多了,会影响到那边的亲属的处境.
    杨先生恰好反过来,他父亲、母亲在大陆,岳父也在大陆.
    这样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两个人行事风格不一样.
    但这不是说李政道就没有为新中国做事,比如胡乔木和谷羽夫妇出国(指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顾委常委胡乔木.. 03-13 13:20 2

...说他们的工作都是得到学术界承认的.
    “承认”两个字是很关键的,并不是说我写的文章我自己认为可以就行的,得学界普遍承认才可以.
    1956年底,吴健雄(杰出的华裔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他们两位的宇称不守恒猜测,这个结果一出来,就引起热烈的反响,吴有训、周培源、钱三强老师们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向他们两人发去了贺电.
    中国的科学当时很落后,这个事引起大家的关注,开了很多学术讨论会.
    当时国内真正懂的人可以说没有几个,正是这件事情,把很多中国年轻的物理学家引导到粒子物理的研究上去.
    杨先生跟李先生两个人的工作,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代人.
    很快1957年底他们就拿到了诺贝尔奖.
    这一下就更震动了,影响超出了学术界,也震动了国家领导人.
    大家都希望争取他们回国,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时候,中国还专门派了张文裕先生专程从中国去瑞典祝贺,也有希望通过张先生把他们争取回国的意图.
    但争取他们回国不是一件容.. 02-03 20:50 2 ..UfqiNews

本页Url


👍9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智能推荐

     


    + 国内形势 国内形势
    AddToFav   
    常在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