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24 10:30 .. 保证没有遗漏的玉米棒落到地里。
志愿者们在地里干活,陈霞也坐在玉米秸秆堆上,高兴的看着志愿者们干活。
“这么多人帮我干活,今年我不犯愁了。
要是自己干,我还得干一个多月才能干完。
”陈霞说。
汗水温暖人心公益带动善行人多力量大。
当天从9时开始,不到11时,2亩多地的玉米棒全都掰完装进口袋。
志愿者帮陈霞家掰玉米的事,带动好多村民都过来帮忙。
陈霞说:“虽然我腿脚不好,但我一直都是自己干活,从不求人。
这几年我拄拐了,干农活就开始犯愁了。
这几年都是别人家的地收完了,我还要在地里爬着掰玉米,有时候下雪了,我就在雪窝子里找玉米, .. ↓ 2
志愿者们还走进麦田地,对正在收割小麦的农户进行宣传倡议,走到到田间地头发放传单,嘱咐他们不要燃烧秸秆,在麦田地不要抽烟。
做到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志愿者崔万孟对记者说:“通过开展咱这次活动,目的是为了增强广大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让大家认识到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
自觉做到不冒一处烟,不放一把火,为.. ↓ 27
...”老人照顾邻居残疾母子,公益组织接力帮扶奎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后,组织的力量给爱心志愿者注入了“活水”,让爱心从点滴到汪洋,让受帮扶群体更能感受到切实的温暖。
在奎文区星河社区,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38岁的苏铁星先天性肢体二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刘树青也是肢体二级残疾。
2005年,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后,母子俩相依为命。
隔壁邻居谭悦华老人,见母子俩无依无靠,主动担负起了义务照顾他们饮食起居的任务。
每天早、中、晚三次帮他们母子倒垃圾、买饭菜,收拾卫生。
“他们家这么困难,作为邻居应该帮他们,我觉得.. ↓ 13
...又运用自己的技术辅导和帮助其他农民,这类群体被称为——勤劳人“田教授”。
这种“一户带一户”“一户带多户”的方式,逐渐帮助临近村庄的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今年春节疫情防控期间这些勤劳户“田教授”还让儿女帮助整理种养知识技能的图文,通过网络、视频、微博、微信等进行传播,发送给各村庄的群众;当进入常态化防疫和常态化生产新阶段时,“田教授”就迅速开展田间地头的辅导活动,抢抓时机,帮助农村群众将损失补回来。
有些“田教授”还从“一对一”辅导变成开设培训小组、举办培训班,让更多的农民学习和掌握技能,尽快勤劳致富。
与此同.. ↓ 10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