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9-08 23:00 .. 近年来,安定区采取集中安置、插花安置相结合的办法,投入资金17.3亿元,建成搬迁安置点660个,搬迁群众1.15万户、5.2万人,加快了贫困人口向中心村、小城镇和城区聚集的步伐,切实改变了贫困户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
聚焦搬迁后续产业配套和稳定就业,在5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规划建设马铃薯种薯扩繁、草牧产业、设施蔬菜等方面的扶贫产业园9个,带动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就地务工、合作经营、配股分红等收入,多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先后建成村级光伏电站58个、户用光伏系统620个,带动135个贫困村、5359户贫困户持续 .. ↓ 1
社城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明介绍,基地采取“村集体+公司+能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村集体、企业负责运营管理和市场对接,技术能人进行育苗、开展技术指导,贫困户参与种植和务工。
紧密利益联结,鲜花铺就脱贫路。
基地负责人张卫说,目前基地带动6户贫困户种花,吸纳100余个贫困群众务工,都实现了稳定脱贫。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我们把扶贫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发力,把产业基础打得更牢靠些。
”晋中市市长常书铭说。
一个个.. ⟶ 6
...68岁的曹会娥与小儿子共同居住,之前因身体原因,家庭收入单一,生活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街道办事处及时将其纳入即时帮扶户并为他们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残联部门积极为曹会娥进行了肢体残疾鉴定,经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享受每月的生活及护理补贴;民政部门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为其申请低保等。
“太感谢你啦,平时对我们已经很照顾了,现在工作这么忙还大老远专门来看望我,还给我送来营养品。
”病房里,贫困户李德红看着帮扶责任人苏杰感动地说。
李德红是遥墙街道谷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前不久因烧伤住院,烧伤面积达百分之三十,目前在市三院进行治疗.. ⟶ 5
...今年全村有包括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在内由传统的养殖南美对虾转产养殖叉尾鱼300亩,养殖收益更加稳定,养殖前景可观。
村民刘海英通过养殖鱼和虾改善了生活,她告诉记者,自己2017年实现脱贫,现在的年收入基本保持在三四万块钱左右,相比以前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党江镇南域村村民刘海英通过养殖鱼和虾改善了生活。
目前,南域村正进一步对闲置撂荒的土地进行摸底排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土地资源,由村民合作社与企业出资扩大养殖规模到500亩,带动农户养殖800亩,打造南域村特色养殖产业,推动叉尾鱼养殖产业示范园建设。
党江镇东.. ⟶ 5
本页地址: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