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06 17:20...该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24日晚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科研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研制的高柔韧性单晶硅太阳电池,太阳电池在科研人员手中就像我们平常看到的一张纸可以大角度弯曲。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刘正新介绍,现在常见的光伏太阳电池都是由单晶硅制成的,单晶硅是一种脆性材料,当我们给它... 0
-
05-31 04:40...“新嫁衣”是用铝合金制成的96立方米豪华空间,里面配置了测控系统、减振系统、自动充排气系统,随时测试着箱内的温湿度、压力、振动与冲击等数据,确保给运送的“宝贝”最舒适的运输环境。在“宝贝”正式运送前,为了充分验证“新嫁衣”性能,他们还将天舟一号的初样件产品放在包装箱里,从北京开往天津进行了跑车试验,整整开了7个小时,车... 0
-
05-30 18:30...相当于人的心脏,源源不断地把养分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为把这颗心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稳定持续地供给能量,科研人员在新批次的电源分系统研制中,开启了核心器件国产化的升级工作。据介绍,为保证升级工作的顺利完成,811所载人飞船电源分系统研制团队对需要升级的器件开展了充分调研和选型论证,从印制板原理验证,到整机性能测试,从... 0
-
05-27 03:30...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介绍说,近年来,单晶硅太阳电池在光伏市场的占有率上升到95%以上,除常规太阳电池在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应用以外,柔性太阳电池在可穿戴电子、移动通讯、车载移动能源、光伏建筑一体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此前,中外尚未开发出商用的高效、轻质、大面积、低成本柔性太阳电池满足该领域... 0
-
05-25 17:20...该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24日晚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科研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研制的高柔韧性单晶硅太阳电池,太阳电池在科研人员手中就像我们平常看到的一张纸可以大角度弯曲。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刘正新介绍,现在常见的光伏太阳电池都是由单晶硅制成的,单晶硅是一种脆性材料,当我们给它... 0
-
05-25 12:50...单晶硅太阳电池在光伏市场的占有率上升到95%以上,除常规太阳电池在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应用以外,柔性太阳电池在可穿戴电子、移动通讯、车载移动能源、光伏建筑一体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此前,中外尚未开发出商用的高效、轻质、大面积、低成本柔性太阳电池满足该领域的应用需求。基于此,中科院上海微系... 0
-
-
05-16 14:10...在他和小伙伴的眼里,这套全新的产品包装箱是天舟六号推进舱的“新嫁衣”。“新嫁衣”是用铝合金制成的96立方米豪华空间,里面配置了测控系统、减振系统、自动充排气系统,随时测试着箱内的温湿度、压力、振动与冲击等数据,确保给运送的“宝贝”最舒适的运输环境。在“宝贝”正式运送前,为了充分验证“新嫁衣”性能,他们还将天舟一号的初样... 0
-
05-14 01:10...长途运输后开箱检查、状态确认、功能性能一一测试……工作琐碎、平凡,但他们会在重大节点前召开风险演练会,把每一个操作、检查、口令一一匹配。张瑞雄说:“只有精心完成好每一项测试,精准确认每一项口令,清晰判读好每一项数据,才能对自己的产品100%放心。”100%放心,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所有航天人的毕生追求。电源系统关系着货运飞... 0
-
03-03 22:50...提升海洋牧场智能管控与少人化精准协同作业水平,构建科学选址—规划布局—生境修复—资源养护—安全保障—融合发展全产业技术链条,实现海洋牧场构建原理、技术、装备、模式等自主创新,拓展牧场建设新空间,打造“北斗+海洋牧场”的全域型海洋生态牧场。走向深蓝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域型海洋生态牧场的画卷已经展开。未来更加可期!《光明日报... 1
-
02-24 03:50...并在多种基底和钙钛矿组分中展现了普遍的适用性。近日,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PIC接触结构方案的主要思想是不依赖传统纳米级钝化层和隧穿传输,而直接使用百纳米级厚度的多孔绝缘层,迫使载流子通过局部开孔区域进行传输,同时减少接触面积。研究团队的半导体器件建模计算揭示了这种PIC结构周期应该与钙钛矿载流子传输长度匹配的关键设... 0
-
01-11 06:40...产品面向分布式光伏、建筑节能发电、电动汽车、移动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端新能源市场。公司创始人刘向鑫是国际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专家,拥有二十多年行业研发经验,在其带领下,天牧光能研发出适配各类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微型逆变器(电能管理器),适配于晶硅类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第一代微型逆变器TM-LV2000MI等系列产品即将于... 0
-
12-23 08:00...也是从事航天事业电科人的共同心声。中国电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用坚实可靠的技术,以“打满全场”的骄人战绩,守护支撑我国航天事业实现大踏步前进。“10、9、8……1,点火!”每一次的精准指令,有赖于统一的起飞T0时间。为确保载人航天发射时间同步的精准性,中国电科为载人航天发射场及飞控中心研制了国内唯一的T0控制台及时统设备... 0
-
-
12-16 22:30...不断提升服务相应产业的计量测试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前瞻性的计量支撑和技术服务。此次入选的优秀案例充分展现了我省计量测试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丰硕成果,既有计量技术方面的创新,也有计量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探索。《载荷测量仪法助力“治超”新突破》案例介绍了省计量院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 0
-
12-09 12:10...福建省《载荷测量仪法助力“治超”新突破》《多措并举解决新型太阳电池测量难题》两个案例成功入选。为进一步发挥计量对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近年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持续创新计量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相应产业的计量测试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 0
-
11-02 22:20...将建成世界上在轨运行的精度最高的空间时间频率系统。该系统产生的高精度时间频率信号,利用安置于舱外的微波和激光时间频率传递载荷向地面和空间一定范围传递高精度时间频率信号。作为空间站科学和技术实验平台之一,高精度时频系统研制目标是为相关精密测量物理提供研究平台,为相关工程技术应用提供高精度时频信号。据悉,该系统主要由地面测... 3
-
11-02 20:30...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设计师罗超:我们(梦天实验舱)对上来的时候太阳翼一直缩着飞的,到对接上之后,完成太阳翼的二次展开。太空“牵手”难度大多重措施保成功梦天实验舱与三个月前发射的问天实验舱“个头”差不多,但是交会对接过程却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科研人员设计了大量的预案和措施,保障了此次交会对接最... 0
-
11-02 01:20...同时为小型化的主动型氢原子钟在卫星平台上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满足系统对氢钟体积重量的要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氢钟团队对整机进行了全面优化改进,一系列技术问题迎刃而解。“我们会留个预计量,在预计的时间内,观测指标的状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设计师铁中说,这期间,大家满脑子都是钟,不停调试、测试,... 0
-
11-01 06:50...如何从外形上快速辨认出“两兄弟”呢?柏合民说,主要还是在于工作舱与资源舱的中间部分,也就是气闸舱的独特构型上。问天实验舱采用“外方内圆”的视觉效果,圆柱形气闸舱外有个方形的外壳;而在梦天实验舱的相同位置,则采用了“舱中舱”设计,这让梦天实验舱的体型看起来更加浑圆、流畅。除了“身材”略有差异,“两兄弟”的气闸舱还各怀绝技... 0
-
-
10-18 00:00...“本次为试验卫星配套的太阳电池阵使用了平均光电转换效率优于30%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且整阵布片率达到了80%以上,由此大大提升了太阳电池的功率质量比。”重庆开拓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品质部部长(微厘试验星太阳电池阵项目负责人)王语介绍。▲项目组针对产品设计进行沟通探讨。记者刘琦摄功率质量比是衡量动力源实际性能的指标。据了解... 0
-
09-14 18:50...如何缓解太阳电池翼互相遮挡的现象?八院研究团队经过多番论证和推演,创新性提出了“桁架式资源舱构型”方案,采用局部桁架结构承载太阳翼,采用二维驱动对日定向。问天实验舱在轨工作后,还将进一步与天和核心舱协调。计划在轨将天和核心舱的太阳电池翼,转移至资源舱的桁架结构顶端,最优化地缓解太阳电池翼互相遮挡的现象。修建太空通信“高... 0
-
09-14 18:50...如何缓解太阳电池翼互相遮挡的现象?八院研究团队经过多番论证和推演,创新性提出了“桁架式资源舱构型”方案,采用局部桁架结构承载太阳翼,采用二维驱动对日定向。问天实验舱在轨工作后,还将进一步与天和核心舱协调。计划在轨将天和核心舱的太阳电池翼,转移至资源舱的桁架结构顶端,最优化地缓解太阳电池翼互相遮挡的现象。修建太空通信“高... 0
-
08-15 08:20...问天实验舱前去与核心舱对接就好像在“放着风筝开车”,太阳翼的振动会影响航天器在对接过程中的控制精度和稳定度。因此,为了尽量避免产生自激振荡等现象干扰对接,问天实验舱太阳翼采用了二次展开方案,初次展开长度约为6.5米,与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后再二次完全展开,在使用结构滤波器的同时利用脉宽调制对太阳翼的振动进行控制,以“四两... 0
-
-
-
本页Url:
-
2023-06-07-19:30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