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8 15:20...”拉毛卓玛说,“我们要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临近中午,村民端来酥油奶茶,记者一口喝下,口感醇厚,唇齿留香。“党员和群众就像酥油和奶茶,融在一起分不开,心齐就能山移。”拉毛卓玛说。“放下牧鞭,拿起锅铲,收入翻番”看着世代居住的土房被拆除,年近花甲的卓玛东智流下热泪。虽... 0
-
02-08 04:20...让村民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拉毛卓玛说,“我们要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临近中午,村民端来酥油奶茶,记者一口喝下,口感醇厚,唇齿留香。“党员和群众就像酥油和奶茶,融在一起分不开,心齐就能山移。”拉毛卓玛说。“放下牧鞭,拿起锅铲,收入翻番”看着世代居住的土房... 0
-
01-26 08:00...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幸福村村民龚利华特意早起去了果园,没多久就摘满了一筐沾着露水的柑橘。“大过年的,要让游客吃上最新鲜的。”回到自家的农家乐大院,家人已经挂出腊肉,烟火气扑面而来。幸福村依山而建,临溪而立,土墙青瓦的川西民居院落散布其间,和山光水色构成了一幅田园美景。尽管旅游资源丰富,幸福村几年前还是“藏在深山无人知”,... 0
-
01-14 00:50...那就是‘干’!”依靠国家各项扶贫政策,郁林英和乡亲们一起加油干,用3年时间改变了家乡面貌:水泥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装上了路灯,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近几年,村里又借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东风,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全村每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综合收入超过百万元,许多外地的村庄都组团来参观学... 0
-
01-06 21:50...一根扁担两只篮,有女莫嫁上窑湾。”是进顺村的真实写照,这里的村民曾经以卖菜为生,也是当地有名的“菜农村”。据进顺村党委第一书记罗玉英介绍,作为“城中村”的进顺村经历了“盘活资产打基础、以地换地拓空间、招商引资谋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村民也经历了从农民到职工、从职工到股东的身份转变。进顺村是江西第一个推行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0
-
12-21 19:30...与村民议事会成员共同商议,研究形成《苏湾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清单》,得到群众一致认可和赞同,其中艾家湾扩路、广场新建项目需要拆除5个猪圈和2个旱厕。最开始,共同缔造专班成员在走访座谈时,涉及到猪圈拆除的村民有些不乐意。为此,共同缔造专班与议事会成员每逢饭后就拿出规划设计效果图,将一张张“蓝图”进行细致描述,讲解美好环境与... 0
-
-
12-15 10:00...他说:“水肥一体化滴灌种植模式与传统大漫灌和地面播撒化肥的方式相比,每亩冬小麦能节省300多元的成本。”“滴灌冬小麦亩产量在650至750公斤,管理起来灵活、方便,还可以节省水资源,预计每亩能增收2000元以上。”幸福村党支部书记温圆圆说。滴灌冬小麦示范基地(央广网发周旋摄)和夏阿瓦提镇幸福村还依托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伽师... 0
-
12-11 00:10...项目完工后大棚负责人大力发展蔬果种植项目,引进了圣女果种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你看,这恒温大棚建好了,我们又多一样零活儿可以干了,收入也多了。”幸福村脱贫户范秀平高兴地说道,自己年龄大了不方便出门打工,自从村里开始发展特色产业,她只要有空就到产业基地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圣女果营养价值高,市场上受欢迎,不用愁销量... 0
-
12-10 01:40...据进顺村党委第一书记罗玉英介绍,作为“城中村”的进顺村经历了“盘活资产打基础、以地换地拓空间、招商引资谋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村民也经历了从农民到职工、从职工到股东的身份转变。图为进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来昌(左)与同事交谈工作。记者刘占昆摄进顺村是江西第一个推行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庄,把村集体企业股份(收益权)1... 0
-
10-30 00:30...安装扶手249处、安装马桶277处、安装不锈钢栏杆318处,配备轮椅872辆;通过财政补贴,65岁以上老年卡全部实现公交车免费乘坐,投入662万元拓展公交线路覆盖面……这仅仅是黔江区建设“六送六进幸福村”中的冰山一角。近年来,黔江区以“六送六进”建设打造一批幸福村,各类老年人关爱服务项目着眼社区、由点及面、逐步推开,形... 0
-
10-27 03:00...先后投入1200万元,扩建村道2600米;新建农民游园9个,打造主河风光带,形成3公里长的环形生态长廊;新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6座,生活污水管网1200米,配套建设三类水冲式公厕4座。摄影:王建宏摄影:黄培为恢复江边生态,人民滩村还相继拆除广进船厂、养猪场、养鸭场,并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积极复绿,恢复长江湿地功能。人民滩... 0
-
10-03 11:30...争分夺秒赶赴幸福村紧急救援,是四川省消防救援队伍始终把拯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投入抗震救援的缩影。此次抗震救援中,四川消防救援总队累计派出1271名消防救援人员驰援震区,营救被困人员243人,疏散转移遇险群众6549人,全力做好被困人员搜救、危房排查、受灾群众安置等工作。鏖战山火,众志成城护青山本报记者倪弋“昨晚又进... 0
-
-
09-22 04:40...是四川省消防救援队伍始终把拯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投入抗震救援的缩影。此次抗震救援中,四川消防救援总队累计派出1271名消防救援人员驰援震区,营救被困人员243人,疏散转移遇险群众6549人,全力做好被困人员搜救、危房排查、受灾群众安置等工作。鏖战山火,众志成城护青山人民日报记者倪弋“昨晚又进山灭火了吧,又是一宿没睡... 0
-
09-22 00:50...请求调派直升机将急需救治的人员转运到医院救治,我们会对其余人员做好安置保障工作,等待安全时机进行转移。”眉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李金柯利用卫星电话与指挥部联络。争分夺秒赶赴幸福村紧急救援,是四川省消防救援队伍始终把拯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投入抗震救援的缩影。此次抗震救援中,四川消防救援总队累计派出1271名消防救援人... 0
-
09-22 00:40...幸福村老年学校自2012年10月成立后,积极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缓解老年教育“一座难求”的问题,专门改建300多平方米的老年学校,各功能室一应俱全,设置时政、书法、音乐、保健、电脑等专业,并根据学校实际和学员要求,正在研究智能手机使用等专业和班级设置的新模式,力争更加符合办学实际需要和学员的愿望。学校始终把办学质量作为第... 2
-
09-13 09:10...几名救援人员在变形的公路护栏旁接爬上来的人,一名背着孩子的妇女一握到解放军战士的手就哭了出来……待这批村民全部上到公路上后,救援人员护送他们返回红花岗附近可以停直升机的疏散地点,然后再去山下接人。↑9月6日,湾东村村民向外疏散。沿着红花岗另一侧山脊向上,远远看到一股浓烟腾起,那是村民点着了树枝向直升机指明人员位置。经过... 1
-
09-12 06:10...长二丙火箭是如何诞生的?它在过去与现在经历了什么?“金牌火箭”的地位又是如何形成的?2022-09-0909:03“天宫对话”活动是中国同非盟建交20周年庆祝活动之一,也是主要航空航天大国的宇航员们首次通过天地连线与非洲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受到驻非外交界、非洲国家航天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2022-09-0909:02如何... 0
-
09-10 22:30...修建道路45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道路。随后,借着山区拥有优良的自然生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全市森林覆盖率44%的优势,投入资金3800多万元,修建产业道路30公里,打造一条可带动当地旅游发展的产业道路。瓦屋客栈民宿。依托产业道路,沿途的村庄纷纷自己建起了民宿和农家乐,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0万元,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0... 0
-
-
09-10 12:20...道路具备同行条件,抢通人员要求隔开距离,边观察落石、边快速通过。继续行至田湾河大桥,救援车停靠路边。我们沿旋转阶梯走到桥下水边,跨上前来接应的四川山猫救援队的冲锋舟,抢渡大渡河。突击分队5人一组,分别由万林、夏毅带领。他们介绍,什月河是大渡河支流,乘船可行至什月河汇流点,从那里走节约时间,否则前往幸福村至少多徒步两三个... 0
-
08-27 21:40...绿荫环绕下的茉莉、月季等花卉竞相绽放,生机盎然。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游客对此称赞不绝。目前,幸福村共建设乡村民宿33户,其中正常经营23户、在建10户,一次性可接待游客500余人。前两年,仅两月时间,“贵阳福雅民宿”接待避暑游客40余人次,旅游经济收入高达50多万元。民宿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村民... 0
-
08-17 06:30...“我还是愿意从基层做起,2年的当兵经历让我爱上了和民众在一起的感受,亲切。”即使退伍多年,包宏亮的言语中仍带有军人的干练气息。2016年,包宏亮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正是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开启奋进之年,“我得知动态调整‘第一书记’后,便主动请缨担任了1年九龙乡九顶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那时,我就想着真正走进农牧民身边,服... 1
-
08-06 02:00...边麻沟村位于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东部,距县城14公里,辖三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48户554人,劳动力403人,脱贫户10户23人。有汉、藏、蒙古、土等民族,少数民族31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7%。全村平均海拔2800米,年降雨量580毫米,绝对无霜期68天,辖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37.38亩,均为山坡旱... 0
-
-
-
本页Url:
-
2023-02-09-02:1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