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8 20:00...她可是2400余名村民的健康“守门人”。2022年末,大学毕业的任依琳考到了曲阳镇城北村,成为一位村医。回想入职第一天,任依琳记忆犹新。“基层人手少,既要当医生,又要当护士,还要客串收费员、发药员,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很糗。”任依琳吐了吐舌头,“但我并不气馁。”面对忙碌的工作,她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在乡村卫生... 0
-
02-08 19:50...2022年我们已经卖出去了10多万盆。”浙江神龙湾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庄华说。神龙湾生态公园2010年创建,景区内森林面积2600亩,其中1500亩土地是华丰村几个自然村落的村民搬入集中安置小区后腾退出来的。如何让这片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公园方和华丰村班子都没少动脑筋。如今,这里的精品苗木栽培在圈内享有很高知名... 0
-
02-08 09:00...在正月十五结束的那一天,孩子们会碰撞花灯,让灯内的蜡烛将花灯点燃,寓意着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图为王蒲芳展示做好的花灯。高铖摄除了逢年过节做花灯,在村里有喜事时,王蒲芳也会给村里的小年轻们送上手工做的莲花灯,祝愿他们早生贵子,日子越过越红火。看到年轻人们欢笑的脸庞,蒲芳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坚持是值得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类... 0
-
02-08 03:40...果园就进入春季关键的疏花疏果期。枇杷园里,村民们除杂草、备肥料,穿梭忙碌。春节期间,石椅村村民身着传统服饰,在村文化广场跳羌舞。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2022年气候不算特别好,不过我家枇杷收成还不错,收入6万元。”村民陈财业正在自家果园里忙碌。目前,枇杷果树仍处于冬季休眠状态,但陈财业丝毫不敢懈怠,每天都要仔细检查果树的... 0
-
02-08 01:10...“我们村的人大多从事水产捕捞工作。但捕捞是体力活,有的妇女在家带小孩,有的老人年纪大干不动了,只能坐在家里。我有责任把‘姐妹们’带动起来,让她们有活干!”2014年,沈雪芳开始独立经营家庭农场,如今农场规模达150亩,村里有30多名妇女长期在她的农场务工,其中不乏70多岁的老人。一天100元,包午餐,沈雪芳让“姐妹们”... 0
-
02-08 00:40...街道一边的小茶摊更显格调。马武超说:“现在,这里也是村中一景了。”当然,阳和村的美并不止这一处网红街。村里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处泉水,甚至每一处停车场,都是构成美的要素,而且在它们的背后,还有不少故事。马武超指着墙壁上的牌子说:“这就是我们村最有名的团结巷。当年,这条巷子过一辆自行车都费劲。后来,村里改造,老党支部书记主... 0
-
-
02-07 22:00...花灯戏在贵州各地有不同的称谓,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贵州花灯戏在流行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灯、扇、帕”的歌舞程式,角色行当也不再局限于“二小”(一生一旦)、“三小”(一生二旦),逐渐发展成为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人物角色,有的行当还有了多类别细分。贵州... 0
-
02-07 21:40...认为傅山是太原(傅山出生于太原府阳曲县西村)人,怎么会是忻州的一座文化高峰,会不会是“蹭热度”?其实,并非“蹭热度”,而是可以肯定地说,傅山就是忻州的文化高峰,而且他的一生与忻州关系密切。本次邀请的学术讲座嘉宾是山西省作协会员、独立文化学者郝岳才,致力于文化历史,特别是晋文化与周易文化研究,也是傅山研究学者。他做了《元... 0
-
02-07 21:40...为进一步加强管理,镇党委把各村印章收走统一管理,并在各村推行电子联网的盖章机。现在,不管是制度上,还是硬件上,我们都把村里的大红章关在了盒子里。郭宏斌说,各村村民要盖章,村干部都要在自己手机上审核、在后台留痕。我这边随时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抽查。曾经,西裴村只有100多户人家,因为修路欠下七八十万元债务。2011年,贾海军... 0
-
02-07 21:40...他走访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及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助推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围绕怎样才能建好村党支部,他还积极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反复商讨,与党员逐一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文化、家庭、经济收入等情况。同时,抓好新党员发展,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开展困难党员、老党员慰问……一件事一件事抓落实,扎实推... 0
-
02-07 21:20...可满足1000人的订餐配送需求,现在已经和创意、京创两家企业签订了每日600人的订餐协议。”毕岗村负责人朱守奎介绍说,仅这个项目预计年营收500万元,可为村集体年净增收18万元,而且还填补了工业园区配套空白,实现了互补共赢。“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本地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后期扩大规模还会继续招聘员工,让本地农民就近就能找到合... 0
-
02-07 16:40...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下,这个昔日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的小村庄变成了“百万村”,实现华丽转身。2016年至2017年,该村陆续建设三个村级光伏电站,为村集体带来每年近40万元的收益;2018年至2019年,7个蔬菜大棚建成,脱水蔬菜加工扩建及配套设施项目落地,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近60万元的收益;2020年以来,冷... 1
-
-
02-07 09:10...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女孩叫曹晓洁,于1987年出生于四川的一个小山村,姐弟两人,家中靠种田维生,后来才在村里开了家小卖部。与许多天才神童的故事不同,曹晓洁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有着极高天赋的人,甚至和许多同龄的孩子相比,她自小所接受的教育环境有些差。曹晓洁学习努力刻苦,是个标准的好学生。在所有学科中,她最喜欢的是英语,尽管... 0
-
02-07 09:00...近年来村里结合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紧紧围绕保护乡村自然生态、提升乡村绿化美化、发展乡村生态产业等重点任务,2022年成功入选省级绿美村庄。这个已是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的上南温小组又多了张靓丽的名片,村里的七旬老奶奶都为自己能见证村庄的变化感到自豪。“以前村里的环境卫生不好,村民思想也落后,... 0
-
02-07 07:10...现场讨论气氛热烈起来。“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村里的‘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也多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想再添置点中医理疗设备,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诊疗服务。”村医孙兼军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得先振兴。要把富硒产业发展好,把富硒农产品宣传好。现在直播带货不是很火嘛... 0
-
02-07 05:30...这里距革命圣地西柏坡不远。近年来,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优势,村里采取了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一系列举措,打造具有太行风情的红色旅游乡村,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示范点。“以前,老百姓靠土里刨食、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现在,村里办起几十家民宿,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大家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佐邻佑里... 0
-
02-07 04:20...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唐古村变化非常大,村里环境变好了,增收致富产业已初具雏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唐古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土多格列结合唐古村实际,为农牧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宣讲结束后,唐古村举行集体经济分红活动... 0
-
02-07 03:30...但阴差阳错没上大学,为此一直抱憾。他曾在省外打过工,2014年返乡之后,因为有高中学历,就在村里担任文书。2021年10月,他当选为杨公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虽然在农村长大,张从锐起初连茭白长在土里还是水里都弄不清。去农贸市场卖菜,他居然穿着西装,不带零钱,甚至不敢扯开嗓子吆喝一声。“作为年轻人,从事农村工作,只... 0
-
-
02-07 03:20...村委会开展请专业摄影师免费为村民“拍摄全家福欢度幸福年”温馨送祝福活动,让村民的新春祝福定格在“全家福”图片中。在“欢乐中国年·奋进新征程”文化活动中,古交市梭峪乡炉峪口村委会接受新到村任职研究生黄忞的提议,并请来他的摄像师好朋友免费上门给村民拍摄“全家福”。从腊月二十五开始,村里大喇叭循环播放此次活动消息,又在网格微... 0
-
02-07 03:20...村里采取了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一系列举措,打造具有太行风情的红色旅游乡村,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示范点。“以前,老百姓靠土里刨食、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现在,村里办起几十家民宿,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大家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佐邻佑里客栈经营者齐志琴说。李家庄村的文旅融合特色街,经营村民自产的红薯粉... 0
-
02-06 22:30...暖洋洋的大棚里到处弥漫着泥土和蔬果的馨香,春节期间的销售小高峰让老朱和老伴忙得不亦乐乎,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小小的草莓、水果柿子巧打时间差抢“鲜”上市,给果农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前些年,朱存宝去山东寿光拉菜回大同卖,看到山东农民种大棚效益可观,他也有了学种大棚技术的想法,在政府引导扶持下,老朱开始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随着... 0
-
02-06 20:10...提交申请,不到一小时,营业执照就打印出来了。“没想到营业执照在家门口就能办,而且这么快就办完了!”王桂英喜滋滋地说,“玫红驿站”及时解决了她家的难事,为春耕赢得了时间,真是建到老百姓心坎上!王桂英在业务办理登记单上签字。人民网宋翠摄随着山东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多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到县区和街镇,大大方便了群众。而东胜... 0
-
-
-
本页Url:
-
2023-02-09-00:4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