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1 15:40...这是属于他们的奇迹。”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动情地说。应对极寒强风,秦岭站竖立起极地建筑新标杆。一体式设计让各功能区高度集成、彼此衔接;主楼内部模块化率达45%;新能源占比超60%;采用数据化、自动化、无人化、远程化运营系统等。“秦岭站具有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先进等特点,这是在极端环境中设计建造的极致建筑。”秦岭站副总... 0
-
11-21 15:40...深网记“路”仪记者就为您揭秘南山中心区智慧公交车库到底有多酷!深圳南山中心区智慧立体公交车库外观。立体公交车库位于南山区粤海街道文心五路的南山中心区公交场站内,原有31个地面车位,为12条公交线路提供服务。改造后的公交场站车库变身为4组9层升降类立体公交车库,建筑高度45.7米,设置有7个出入口,停车位增加到85个,其... 0
-
11-21 15:30...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劈波向南、破浪出征,开启为期近7个月的科考征程。此次考察将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考察任务继续由三船保障,“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 2
-
11-21 15:30...随着船载导航系统内的纬度数字跨过0度,从北纬变为南纬,“雪龙2”号在雄浑悠长的汽笛声中穿越赤道,离开北半球。“再见,北半球!南极,我们来了!”队员们回首,同遥远的祖国和亲人暂别;挥手,朝越来越近的南极致意。甲板上,一系列穿越赤道纪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 0
-
11-20 16:50...考察队当中有6位成员是从香港选拔的科学家,这是首次有香港科学家获选加入国家南极考察队。这次出征南极的国家考察队乘坐破冰船“雪龙”号和“雪龙2”号前往极地。陈国基表示,首次有香港科学家加入国家南极考察队参与考察任务,对香港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香港极地科研工作的肯定,也同时凸显了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 0
-
11-16 05:30...红领巾见证中国力量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有助与科研人员更好的开展科学实验和研究,进行更准确的生态环境评估,更是取得和维护了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应有的地位和权益。1984.11.20——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成立,向阳红10号、海军J121号1985.02——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建成1989.02——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 0
-
-
11-03 02:10...很多亮点值得期待。“科研、建设”等单位的表述,意味着秦岭站将进入“精装修”阶段。“完善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并首次开展越冬考察任务,是此行的重点工作。”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说。极寒冰雪世界,离不开能源。绿色动力的秦岭站最值得期待。“秦岭站建设过程中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体现我国在南极特殊环境下... 8
-
11-02 22:40...也将为全世界的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全面科学认知极地提供良好工作生活条件。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王金辉介绍,考察队将完成秦岭站主体建筑结构和墙板安装收尾,科研栋、室外管线、通信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系统、海水淡化系统、新能源微电网系统等配套设施的安装。秦岭站首次迎接越冬考察,由于这次越冬经历的极夜时间长、人数多、... 11
-
11-01 05:20...科研栋、室外管线、通信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系统、海水淡化系统、新能源微电网系统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调试工作,并首次开展越冬考察任务。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依托“雪龙”号和“雪龙2”号分别在东南极普里兹湾、宇航员海、西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及南极半岛临近海域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 0
-
08-11 22:30...参加中国第33次、第40次南极考察队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中国南极秦岭站副总设计师祝贺介绍了中国南极秦岭站建设情况;参加中国第8次、第9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和第34次南极考察队的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海介绍了神奇的极地生物生态;参加中国第8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和第36次南极考察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 0
-
07-07 22:10...成为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机械师。图为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技能专家韦苏彬(资料图)。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祖国如有需要,吾应作前锋。只要国家有需要,我都会一往无前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韦苏彬踏上南极的征途前跟家人如是说。2021年在南极长城站越冬时,韦苏彬发现,站区码头附近到处都是暗礁,每年船舶卸运物资时,... 0
-
06-09 17:00...累计飞行距离约3800公里。”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研究员崔祥斌说,“在这场国际合作中,‘雪鹰601’出色的航空科学调查能力,以及固定翼飞机队科学决策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对任务的圆满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崔祥斌先后参加过6次南极考察,是“环”行动组8名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也是中国参与“环... 2
-
-
06-04 20:40...我们最终成功完成了约7200公里航空测线,飞行时间约28小时,填补了冰盖边缘大范围的数据缺失。其间,为了应对天气的影响,飞机还完成中山站和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间两次转场飞行,累计飞行距离约3800公里。”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研究员崔祥斌说,“在这场国际合作中,‘雪鹰601’出色的航空科学调... 0
-
05-03 16:30...执行南极海平面变化监测、南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跟踪站建设、冰川变化监测等考察任务。95后的耿通是第一次参加南极科考。抵达南极中山站后,他就和队员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南极内陆,不仅有绚丽的极光和可爱的企鹅,也暗藏着无数风险。一次,科考队遭遇罕见的风暴天气,风力接近13级,一整辆车都被掩埋在了冰雪之下。中国第40次南极... 4
-
05-03 14:20...执行南极海平面变化监测、南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跟踪站建设、冰川变化监测等考察任务。95后的耿通是第一次参加南极科考。抵达南极中山站后,他就和队员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南极内陆,不仅有绚丽的极光和可爱的企鹅,也暗藏着无数风险。一次,科考队遭遇罕见的风暴天气,风力接近13级,一整辆车都被掩埋在了冰雪之下。中国第40次南极... 3
-
04-25 19:40...两艘拖船和一艘消防船对射形成水拱门,同时,在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2架直升机、香港九龙巴士公司8辆双层巴士和多艘民间及特区政府船只欢迎下,“雪龙2”号缓缓驶入尖沙咀海运码头,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张北辰、“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等科学家及船员向码头迎候的市民热情挥手。“雪龙2”号驶入香港尖沙咀海运码头。人... 5
-
04-22 23:40...面对这样复杂的海况和气象条件,老队员发挥“传帮带”作用,带着新队员一起不断优化调整作业计划,细化每项作业步骤。面对严峻的考验,有的队员肌肉拉伤、皮肤冻伤,疲惫到随时可能倒头睡着,但没人有怨言,最终大家齐心协力地完成了大洋科考任务。比如,圆满完成所有潜标回收和布放作业,采集到了关键长时间序列数据和样品,为后续研究南大洋海... 2
-
04-21 00:50...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出发,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北辰介绍,本航次考察队顺利完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的站基度夏调查监测任务。在南极宇航员海、阿蒙森海、南极半岛海域、普里兹湾、罗斯海进行大洋调查及科学研究,通过开展营养级结构调查,为探... 1
-
-
04-19 09:10...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气候严酷,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企鹅和海豹都住在这。在企鹅生活的领地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臭臭”,这是因光他们食用了不同颜色的虾等食物。除外,南极的矿产也十分丰富,蕴藏着220余种矿物。蛟龙探海2013年6月17日16时30分左右,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 1
-
08-15 02:20...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大洋科考作业于7月26日开始。在长达17天的作业中,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围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多门相关学科,执行了大气、海冰、海洋和底质环境调查、生物群落和资源调查以及污染物监测等10余项作业项目。2023年8月3日,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 4
-
06-27 20:40...同学们最关心:南极考察队队员怎样在长城站过年?队员的食物都是从国内带过去的吗?他们会在那里自己种菜吗?在长城站上网时,网速怎样?……“队员们过年时,也会包饺子、与家人云视频?”考察队队员给予一一解答。不少同学希望,长大后成为科学家。他们还很好奇:怎样才能在南极从事科研工作,女生是否也可以去南极搞科研。小伙伴特别关心队员... 2
-
05-31 09:40...内陆科学考察实现新突破南极地处荒寒,极寒、极干、烈风等使得这里成为探求地球演变和宇宙奥秘的“天然实验室”。但是,只有通过一线深入考察和实地调查研究,才能持续提升对南极的科学认知,探寻全球气候变化奥秘。此次南极考察成果丰硕,科研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0%。其中,对南极生态系统的调查,既包括企鹅、海豹、磷虾、鱼类等生物... 18
-
-
-
本页Url:
-
2024-11-23-09:1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