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21 10:30...基层医疗这块突出短板才能尽快补齐。筑强乡村医疗,首先要壮大基层医疗队伍。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让农村医学人才有更广阔的来源;落实多渠道补偿政策,健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制度,让乡村医生的待遇得到明显提高;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化解村医年龄偏老、学历偏低等问题,让人才结构更加优化。尤其是,不少村医在身份... 0
-
03-19 21:40...踏上行医路。守着大山,守护村民,便成了他大半辈子的使命。42年间,徐永高见证了简易小药房变成标准卫生室,从双脚步行出诊到骑摩托车出诊。“现在鞋子倒是不会穿坏了,摩托车却换了四辆,成本高不少呢。”徐永高笑着告诉记者。“徐医生快来坐,这么冷的天,给你添麻烦了。”尽管身体不适,70多岁的村民罗兴碧仍然热情招呼着。“嫂子,感觉... 0
-
03-19 12:50...戚凤亭还带领家人在村口站岗,承担排查等工作。杨店村村民李先生称,自己今年87岁,患有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在戚凤亭的卫生室看病有40多年了。李先生表示,儿女因工作关系,常年不在自己身边,戚凤亭知道这些后,就经常过来查看李先生夫妻的身体状况,也从来没有收取过费用。提到戚医生,李先生充满感激,“他真是一个好人,不仅... 0
-
03-10 08:30...尤其是那位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帕翁(黎语,意为小弟),一定要去他家里看下用药情况电话接通,还不待那头传来声音,韦小丽便开始了碎碎念,向今年新来的村医搭档张莹一一嘱咐,说起村里需要随访的慢病患者情况。她心里仿佛有本记事本,记录着她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其实,这次到北京参会,是韦小丽当村医23年来,第一次能比较安心地离开长龙村... 0
-
03-04 06:30...宋兆普是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的党支部书记、院长。作为一名从乡村走出的医生,从医43年来,他始终关注着乡村医务工作者和乡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宋兆普向记者介绍,中国的乡村医生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后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时代,到乡村医生阶段,再到后来向执业医师的过渡阶段。“但不论怎样变化,乡村医生都是广大乡村... 0
-
03-03 04:30...把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基层医疗这块突出短板才能尽快补齐。筑强乡村医疗,首先要壮大基层医疗队伍。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让农村医学人才有更广阔的来源;落实多渠道补偿政策,健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制度,让乡村医生的待遇得到明显提高;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化解村医年龄偏老、学历偏低等问... 0
-
-
02-24 15:00...总有人问这个初来乍到的“女娃”村医:“从繁华的郧阳区来到这小山村,你这妮儿习惯吗?”“当时只要一提起这个话题,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如今的王改很坦然,“全村1400人可都指着我们,我必须克服困难,尽快融入适应。”村屯分散,山路泥泞,她背着药箱徒步前行,靠着一双腿跑遍了村里的“犄角旮旯”。3间土房,年久失修,她咬着牙筹... 0
-
02-17 02:30...她算得上是实实在在的“全科大夫”——给村民建健康档案、高血压和糖尿病日常监测、孕产妇体检、传染病防控、给儿童打预防针、健康教育指导等,她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现在好多了,95%的村民都住在镇子上,交通也方便了!”回头看自己20多年的行医路,吕正红不禁红了眼眶。“我是泗洪县临淮镇人,土生土长的,家乡三面环湖,小时候上街也要... 0
-
02-15 19:10...双手被医疗器械磨出了厚厚的茧子……80后村医张雪峰扎根乡村21年,用心用情守护农村居民健康。不怕苦、不怕累坚守这么多年,是因为有一颗真诚善良、懂得感恩的心。多年前,乡亲们一起凑钱,帮助张雪峰在石家庄一所卫校完成了学业。毕业后,19岁的张雪峰婉拒恩师挽留,毅然回乡当起了村医。天黑路滑,车翻进山沟,没耽误他雪夜出诊;身在7... 0
-
02-12 18:40...你绝对感受不到暴风雨的威力。惟其艰难,更显勇毅。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这场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病毒变异带来的一次又一次冲击,王建业一直在思考如何弥补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短板;作为一名医药卫生界的全国政协委员,面对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的医院管理,他也频频支招。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 0
-
02-12 05:30...村医正在为老人测量血压(央广网发拜泉县委宣传部供图)左殿军介绍,目前永安村卫生室每天接诊患者10余人,大部分为感染新冠康复人群,到村卫生室进行中医调理,村卫生室配备的中西药能够满足群众就医需求。除了日常诊疗外,还上门为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检查体温、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健康状况,通过电话、微信及时指导村... 0
-
02-10 02:30...潘松刚/摄1月11日,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村医邢锦辉(左二)正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由于讲话过多,她嗓子变得沙哑,于是戴上了耳麦。潘松刚/摄1月11日,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卫生室输液室内。潘松刚/摄2023年春节刚过,在河北省平泉市小寺沟镇黑山口社区南仓子村,52岁的村医林玉才正忙着在村里进行每个... 0
-
-
02-08 20:00...她可是2400余名村民的健康“守门人”。2022年末,大学毕业的任依琳考到了曲阳镇城北村,成为一位村医。回想入职第一天,任依琳记忆犹新。“基层人手少,既要当医生,又要当护士,还要客串收费员、发药员,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很糗。”任依琳吐了吐舌头,“但我并不气馁。”面对忙碌的工作,她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在乡村卫生... 0
-
02-08 07:50...最大程度降低重症病亡率。在春节期间的广大农村,村医成为防疫一线的主要力量。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单位纷纷发挥“哨点”作用,通过组织村医日常入户巡诊、设立问诊热线、组建义诊团队等方式,为农村群众提供便民医疗。而远程智慧医疗、定期驻点巡诊等方式,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依托优质医疗资源,对基层疑难危重病患救治提供有效指导... 0
-
02-07 08:20...周边县区的不少病人都慕名而来,2021年康复门诊高达1.5万人次。一个乡镇卫生院为什么有这么多康复病人?2019年,市人民医院将康复科整建制下沉到宋古乡卫生院。上了新的高压氧舱,用上了远程会诊系统,市里的技术骨干每周来坐诊;在市里做一次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治疗11元,这里只需6元,一次高压氧舱治疗城里53元,这里只需39元... 0
-
02-02 16:30...1月29日、2月1日下午,邢台市巨鹿县总医院分别到西郭城镇卫生院、官亭中心卫生院对辖区村医进行了“家庭医生健康体检软件培训会”,2个乡镇所有村医参加了培训会。培训会上,巨鹿县总医院副院长李亚梅为52个村卫生室发放了家庭医生随访箱。“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邢台市巨鹿县医院作为“巨鹿县总医院”牵头医院,始终把人民... 0
-
01-31 01:20...春节期间的返乡潮带来了更大的人口流动性,因此,广大基层地区充分做好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与均衡布局,畅通各级医疗中心转诊机制,将防疫服务覆盖到乡村每个角落,最大程度降低重症病亡率。在春节期间的广大农村,村医成为防疫一线的主要力量。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单位纷纷发挥“哨点”作用,通过组织村医日常入户巡诊、设立问诊热线、... 0
-
01-29 01:00...长舒了一口气。当天16时,在村卫生所值班的吴坛伙接到吴金珠孩子打来的求助电话,立马提着血氧仪,骑上摩托车赶往老人家中。“她是肺部肿瘤引发的呼吸困难,吸氧治疗对她有好处。”吴坛伙说,吴金珠年近八旬,近期由于身体不适卧病在床,平时他会定期上门给老人查体。“春节期间吴医生正常值班,还提供上门服务,晚上有需要可以直接拨打他的电... 0
-
-
01-29 01:00...“他当时头疼、胸闷,一大早就急急忙忙过来就医。我们监测血氧饱和度后为他进行吸氧治疗,很有效果。”吴坛伙介绍说,陈信国老人的快速康复,得益于桂林村卫生所在群众家门口提供的氧疗新服务。桂林村党支部书记卢凤祥告诉记者,桂林村位于104国道附近,常住人口1300多人,还有200多位依托国道开店、经商人员,再加上正在当地参加现代... 0
-
01-28 10:40...1976年卫校毕业后主动放弃了在城里医院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西沟乡赵店村,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村里60平方米的卫生室是他在赵店村的另一个“家”。为村民看诊、到乡镇卫生院取药、完善村民健康档案,裴进红每天的生活忙碌又充实。“赵店村173户,480口人,65岁往上的老年人83人,五保户5人,残疾人33个。”作为全村群众健... 0
-
01-27 09:50...习成万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均正常,赵太安将结果记录在了《次重点人群随访表》上。1月23日,大年初二,北川曲山镇任家坪村、石椅村联合卫生室村医赵太安来到村民习成万的家中开展健康随访。蒋炜摄影习成万今年78岁,患有高血压和支气管炎,是村卫生室记录在册的次重点人群,在村医的持续走访照料下,血压从最高200多降到130多并... 0
-
01-26 20:00...浙大二院党委开展“下沉乡村抗疫有我”春节返乡健康守护行动,号召全院党员在春节返乡期间,下沉医共体助力乡村抗疫。浙大二院的3位衢州籍医疗专家日前返回家乡,与浙大二院派驻衢州分院临时党支部的医生,共同前往农村开展义诊。郑石世在2014年接受过手术治疗,最近咳嗽比较厉害。“老郑,拜年啦,身体怎么样?”吴华香询问道。同行的还有... 0
-
-
-
本页Url:
-
2023-03-23-17:23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