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27 03:10 .. 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已于今年5月20日布放,并进行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开启了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
据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介绍,其中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达3米多,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
另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发现大量原木,尺寸相近、码放整齐,大多经过简单加工,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初步判断为明代弘治年间。
“沉船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时代比较明确,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
闫亚林说。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表示,两处沉船一处船货以外销的瓷器为主,一处船货以从海外输入的木材为主。
两处沉船年代相近,相距仅10多海里。
这是我国首次在 .. UfqiNews ↓ 0
...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赵窑遗址为一处中商时期聚落,居址中出土卜甲、原始青瓷片、仿铜陶器、骨雕凤鸟纹笄等重要文物,根据铜器与陶器上发现“↑”形符号,推测赵窑遗址可能为商代“矢族”的中心聚落;栾城周家庄遗址为一处晚商时期墓地,发现17座墓葬,其中2座为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为河北地区首次发现带墓道的商代高等级贵族墓葬;灵寿西木佛遗址为一处晚商至西周时期遗址,发现20余座墓葬、殉牲坑和水井等重要遗迹,完善了太行山东麓冀中地区商周之际考古学文化体系;涞水张家洼遗址为一处商周之际的中型聚落,其中西周早期高等级墓葬出土各类器物300余件,显示了土著人群与西周初年新迁周人、殷遗民共存的态势.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是一处晚商时期李家崖文化聚落,在以大型夯土建筑为中心的11个山峁上,发现了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铸铜遗存等多种类型的功能区,其中7座“甲”字形墓葬,是陕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 05-31 07:30 ↓ 5
...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
△画面中部为半出土的头骨化石据介绍,2022年5月18日化石初露,头骨保存完整,表面有少量胶结物,颅型饱满,眉弓明显隆起,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
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处在欧亚大陆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是探讨人类东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化石证据,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
目前,该头骨化石下半部分仍在原生土层中,右侧局部嵌入南壁中.
后续将制定提取、修复方案,并同步开展对遗址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
最新通报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发现中,还包括云南昆明河泊所遗址发现汉代建筑遗迹,出土大量封泥、简牍,为寻找西汉所置益州郡的郡治提供了线索,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实证.
河南开封州桥与汴河遗址是唐宋至明清时期开封城市历史沿革的.. 09-28 07:50 ↓ 3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