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11-09...(原文续)
迪比南将量刑期限为三年,是信口开河,还是真有什么依据呢?
这倒不是信口开河。
那有何依据?
依据是,被告最终能成立的罪名是诽谤罪。诽谤罪量刑期上限就是三年,而决不可以是无期徒刑。
控方也以颠覆国家罪起诉被告,但不能采信。颠覆国家必须要有‘武力颠覆’的...
-
2019-11-09... 51. 六 饬查叛党
6月29日,也就是巡捕开始搜捕革命党人的当天,《申报》赫然载明朝廷要在上海租界捉人的密电,内称:
上月某日,端方钦奉廷寄外务部呈递魏光焘电称,查有上海创立爱国学社,召集不逞之徒,倡演革命诸邪说,已饬查密拿等语。朝廷锐意兴学,方期造就通才,储为国用,乃近来各省学生潜心肄业者固不乏...
-
2019-11-09...48. 三 《苏报》案的发生
6月20日,这天,前面已经说过,“社会”分家。当然所谓“分家”,是既不分教室宿舍,也没分锅灶碗碟,只是牌子分了。账务后勤由学联管而教育会不管。但即使是这样,大家的内心深处受了重伤。因蔡元培远走,黄宗仰出面发表了〈祝贺爱国学社独立〉的文章。但不论是教育会,爱国学社,还是《苏报》并没停止对清皇朝的抨击。<...
-
2019-11-08... 但面对东北的父老和大片国土,谁也不愿意在爱国的问题上被人看不起,于是不论是激进派与稳健派,都普遍赞成集会商讨对策,表达留学生起码的爱国立场。
第二天早晨(即4月29日),留学生会馆干事章宗祥和曹汝霖及各评议员汤尔和﹑钮永建﹑叶澜﹑蒯寿枢等等,先开会商议对策。 会上汤尔和提议:通电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请他们主战。钮永建提议:留学...
-
2019-11-08... 38. 十 拒俄运动
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给中国造成最大灾难的是俄国。这点,国人不该忘记。
辛丑条约后,沙俄十几万军队继续赖在中国东北大地上。到了1903年,沙皇不但违背了从东北全境撤军的诺言,反而向辽南增兵,节外生枝地提出所谓的七条无理要求。这激起中国人的忿怒。
3月15日...
-
2019-11-08...37. 九 拒法运动
王之春是1901年从安徽巡抚的位子上调任广西巡抚的。
本来,1900年,为配合自立军起义,湖南和广西有大批会党成员卷了进去,还预支了唐才常的革命白条“富有票”。在绝大多数会党还在等待行动命令时,唐才常等就被捕,大批头领被杀,自立军失败。但湖南和广西有会党实力依然存在。张之洞们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2019-11-08...29. 八 人去楼空
众人离校当天,学校的状况的细节记载已不多见。但有个人的去向是有明白记录的:
一个月的校长汪藻凤静悄悄地走了。
亲爱的郭老师打起铺盖,回乡收租当地主去了。他终于听到周围的教师的骂声。
刘树屏临危受命,接过乱摊子,重新整理局面。接替汪凤藻当南洋公学总办。张美...
-
2019-11-08...26. 五. 伍特公和他的同学们
我们可以整理一下:
墨水瓶事件开始的时间:发源于1902年11月5日,冒出火星则是1902年11月11日。
墨水瓶事件发生的地点:上海华山路1953号中院,即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中院教学楼。
墨水瓶事件的相关人物:
先...
-
2019-11-08...25. 四. 郭镇瀛老师的故事
贝寿同、殷崇亮两人叙述应是基本可靠的。因为他们在事发的同时通过报刊,面对当事人说实时事件,是不大可能与真相有大出入。再说他们一生为人是可信可靠的。
当然,最后我们还将看到,1960年6月7日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组为挽救重大历史事件资料,邀集这事件的当事人平海澜、伍特公、...
-
2019-11-07...22. 一个墨水瓶的故事
一 新来的总办
1902 年下半年,盛宣怀的事有点不顺。一是其老父盛康病重。二是南洋公学两任总理劳乃宣与沈曾植都到位没几个月,就又被调走。
当年10月18日(夏历九月十七日) 盛宣怀向清廷请汪凤藻充任南洋公学总办。可是,就在一周后的当月24日,父亲盛康就死了。-
2019-11-07...21. 十 一 张元济和福开森的世纪之争
1901年的南洋公学,张元济的公学总理的权威,却不断地受到另一位人士的挑战。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前面提到的洋人教官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
福开森是美国人,波士顿大学毕业。在南京学中国话。1888年当南京汇文书院(即后来...
-
2019-11-07... (续前)
18. 八 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与张静江的‘张园会’
张园的海天胜处欢迎吴稚晖集会却多出了几个意想不到的人。你道是谁?原来是后来大名赫赫的李石曾和张静江,还有夏循垍。这吴稚晖﹑蔡元培﹑李石曾和张静江就是后来欧洲同盟会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也是后来KMT著名的"四...
-
2019-11-07...(续)
南洋公学没有拉丁语课程,也没有拉丁语教师。而南洋公学所在的上海徐家汇有个天主教堂。教堂里全是法国教士,他们讲法语和拉丁语。其中马相伯兄弟两是中国人。后来马相伯退隐徐汇土山湾(想必是天主教牧师不得参与世俗政治活动。而前文提到,1900年马相伯卷入了张园的'上海国会'案。可能是要受教会的惩戒。故而‘面壁退隐’)...
-
2019-11-07...15. 二 上海的张园
匆匆交代过世纪之交这些事件后,现准备在上海多停留一段时间。
前段历史太沉重了,使人心情压抑。我们不妨在上海梢微调整一下心情。喝杯茶或咖啡,到公园放松一下。
在19与20世纪交接的年代,上海最佳的喝茶休憩地点是张园。
这张园,正就是前章提到的经元善集会抗...
-
2019-11-07...13. 八 《国民报》与《新民丛报》
自立军失败,唐才常等被杀。蔡艮寅、范源廉和唐才质又陷入困境。好在,原来他们原来在南洋公学外院的老师王培荪收留了他们。避过风头,王培荪为他们备好行装再设法送到日本。顺便提及,这唐才质就是唐才常胞弟。
王培荪是南洋公学首届师范学院师范生。后来是老同盟会员,教育家。他终身致力...
-
2019-11-07... (续)
同在那时候,雷奋又演出了什么呢?
1911年底,革命党人筹备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先决定起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雷奋、马君武、王正廷三位17省议会成员为<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起草人。而事实上,是雷奋执笔书写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定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仿效美国的...
-
2019-11-07... (续前)
8. 动乱岁月
一 袁世凯升官
戊戌政变处理完康党,就轮到惩处李鸿章。
李鸿章不是康党,但看得出,康党那些话,李鸿章并不反对。不反对,那就立场不坚定,该受罚。叫老家伙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
1898年冬末,近八旬的李老头被赶出总...
-
2019-11-07... (续前)
三 师范院的吴稚晖
正当张元济和蔡元培因戊戌事变,失意地从京城途经天津南下时,还有人南下上海。此人时任北洋中西学堂国学教员。北洋中西学堂后来就是北洋大学,也就是现在天津大学前身。 南洋公学与北洋中西学堂,一南一北,就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大学。都由中国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创办。
听说,皇帝实行...
- 2019-12-15-12:26+0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