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20...在所有的恶行中,朱元璋最憎恶贪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他想起那本该发给自己父母的赈灾粮食被官吏贪污、导致父母饿死的情景,就会忍不住咬牙切齿,这些人个个该杀!他要创造一个真正纯净的王朝,一个官员们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所以他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可是梦想不一定会成为现实。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经对他的大臣们说过这样一番动感情的话:“从前我当老百姓时... 1
-
2021-01-20...要说到纸币的发行,还要从元朝说起,元朝很多事情办得很糟糕,但这个纸币政策是相当好的,制定该政策的人应该是很有水平的,其钞票政策深刻反映了经济规律的普遍适用性。元朝发行纸币是以金银为准备金的,如果没有金银就不发行纸币,而且发行有定额,持有纸币者可以随时向朝廷换领金银。这是典型的金银本位纸币发行制度,这个制度使用了上千年(直到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破裂才告结束)。... 1
-
2021-01-20...第二十八章 胡惟庸案件-3-1
但朱元璋并不看重他,在朱元璋的心中,宋濂只是一个文人,写点文章还行,并不能出谋划策,所以他授予宋濂的最高官职只是小小的翰林学士(五品)。直到洪武十年(1377)宋濂退休,他的官职还只是学士。朱元璋虽然没有重用宋濂,却相当信任他,这在很大原因上是由于宋濂的个性。宋濂是出名的老实人,无论什么事情,从来都是实话实说。朱元璋曾经感叹过... 2
-
2021-01-20...第二十七章 胡惟庸案件-2-2
吴晗先生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朱元璋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这真是一个让人胆寒的数字,朱元璋时代没有劳动法,他干八天也不会有人给他加班费。但他就这么不停地干着,这也使得他很讨厌那些半天说不到点子上的人,有一个著名的故... 2
-
2021-01-20...第二十七章 胡惟庸案件-2-1
胡惟庸死了,这个结果正是朱元璋需要的,现在他正坐在自己的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大臣们,这些可怜的幸存者,他们和胡惟庸同朝为臣,或多或少都有些接触,眼看着自己的同僚们一个个被拉出去杀掉,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该结束了吧,我们只想活下去。朱元璋却并不这么想,在他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要急,好戏才刚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在处死... 3
-
-
2021-01-20...第二十六章 胡惟庸案件-2
但这张铁券的作用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铁券是皇帝给的,就像支票一样,能否兑现要看开票的银行,皇帝就是开票行,他说这东西有效就有效,他说过期就过期。很难想象皇帝如果下决心杀掉某人,会因为自己曾经开出的一张口头支票而改变主意。用我们今天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我捧得起你,就踩得倒你!”
换个思维角度来看,其中的变数也很多,皇帝不一定非... 5
-
2021-01-20...胡惟庸并不明白自己胜利的真正原因,不是他比刘基更强,而是因为朱元璋站在了他的一边。朱元璋对于两大集团的斗争情况是很清楚的,他之所以没有出来调解,是因为无论这场斗争谁胜谁负,最后的胜利者都是他。无论是姓胡的地主胜利还是姓刘的地主胜利,只要保证朱地主的最高地位就行了。朱元璋之所以选择胡惟庸,并不是因为他很强,相反,正是因为胡惟庸对朱元璋的威胁小,所以朱元璋才让他... 5
-
2021-01-20...第二十五章 建国-3
皇帝的命令是不行的,口谕是不行的,道歉也是不行的,唯一能行的,只有原则。因为原则,是以大明两百年不衰。但请注意,如果你不是十三道御史,也不是六科给事中,不属于言官,就不要多嘴了,不要看着言官在皇帝面前摆威风,你也跟上去来两句,不砍了你才怪。言官敢这么做,那是有悠久传统的。
自古以来,就有言官的设置,这些人不管具体事情,他们的任务就是提意... 3
-
2021-01-20...
进士的牌子好写,人家毕竟见过大世面,那举人怎么办?不能写中进士,也不能写两榜,放心,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举人出门的时候,由于可写的不多,他们充分发挥了创造力。比如他是丁寅年江西乡试中举的,就写个牌子“丁寅举人”;再想想,老子在县衙是主簿(正九品),官位低是低了点,但也是官嘛,于是第二个牌子就写“某县主簿”;此外还有什么何年何月被表彰过、有何政绩,都可以写上去... 3
-
2021-01-15...第二十三章 建国
暂时结束北元战争,让我们看看朱元璋是怎样着手建立他的国家的。朱元璋建立了国家后,第一个任务就是给它取一个名字,这是很重要的,就如同你给孩子们取名字一样,且还要叫上个几百年,马虎不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文化修养有限,但他们建立的朝代取名为元,是大有来历的,这个元字是取自于《易经》“大哉乾元”之意,也代表了其对中华文化的景... 6
-
-
2021-01-15...第二十二章 远征沙漠
朱元璋这次拟定了一个几乎完美的计划,他手下的名将们全部参与了这次行动。他召集了十五万大军,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各率兵五万人,分三路出征。其中以徐达为中路,出雁门关进攻和林,并沿途宣传要把王保保和北元皇帝赶出老家,然而这只是一个诡计,他的真实目的是引诱元军出战,在野战中歼灭敌人。这个计划可以说明两点:一、... 6
-
2021-01-15...第二十一章 复仇-4-2
作为一个学员,想成为名将,一般都是从小兵干起,当然高干子弟除外,比如赵括同学,由于年级主任赵奢是他父亲,所以他一开始就是大将,这是不妥当的。因为只有战场才能让一个人成为真正的名将,他必须亲手持刀去追击敌人,见识战场的惨烈,明白人被刀砍是要死的,了解你不杀我、我就杀你这条战场上永不过时的真理,知道所谓打仗就是以性命相搏,他们才会明白什... 7
-
2021-01-15...第二十章 复仇-3-2
常遇春的一生,从太平之战自告奋勇,到北出沙漠,所向无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是真正的军事天才,是真正的第一先锋。他的生命就像灿烂的流星,虽然短暂,却光耀照人。在常遇春北伐的同时,徐达也正在关中奋战。他派遣部将张温(相当厉害)前去攻取甘肃,张温进展顺利,很快就攻下了兰州等地。就在徐达节节胜利之时,危险也正向他靠近。
王保保的计划王保保... 8
-
2021-01-15...第十九章 复仇-2-2
朱元璋事后曾经自己表白过,说他本无此意,是廖永忠自作主张,并且还公开指责他,说如果不是你小子自己干这件事情,以你的功劳,我本是要封你公爵的,现在为了惩罚你,只封侯爵。这真是奇谈,以廖永忠的功劳,如何与徐达、李文忠等人相比,还封公爵?给你个侯爵,自己偷着乐吧。无论如何,朱元璋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事情还未结束,朱元璋还有一个敌人,只有消灭... 6
-
2021-01-15...第十九章 复仇-2
朱元璋终于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了,消灭元,为自己的父母报仇,而他提出的口号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振纪,救济斯民。”这也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我们引用著名史学家吴晗先生的话来形容当时的局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争的性质改变了,不再是红巾军原来的阶级斗争的性质,而是一个汉族和蒙古族的民族战争。”今天的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6
-
-
2021-01-15...第十八章 复仇
平心而论,陈友谅和张士诚确实是他最强的对手,但从个人感情上而言,他与此二人并无仇恨,甚至还有惺惺相惜之感。但元(朝廷)就不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残暴王朝的统治之下,朱元璋失去了他的父母,家破人亡,自己流离失所,乞讨度日,不得已才去造反。在朱元璋的心里,埋藏着对元的刻骨仇恨。不但有家仇,还有国恨。在朱元璋扫平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为了麻痹元朝,朱... 7
-
2021-01-14...第十七章:下一个目标,张士诚!
在解决了陈友谅的问题后,朱地主向比他更有钱的张地主发动了进攻。朱元璋和张士诚可谓是不共戴天,尤其让朱元璋想不通的是,自己并没怎么招惹对方,他怎么就把自己当成最大的敌人呢?现在陈友谅已经完了,是时候收拾张士诚这个私盐贩子了。张士诚本不是容易欺负的,说来也巧,他的小名也叫九四,与陈友谅的名是传言中来的不同,他的这个小名在正史中有着... 20
-
2021-01-14...第十六章 鄱阳湖!决死战!-2
朱元璋再有本事,也拿老天爷没办法,他看着郭兴,那意思是你还有什么主意。这次郭兴也没办法了,他对朱元璋说:那就等吧。这风是说来就来的吗,只能死顶了。就这样苦苦支撑,到了下午三点,奇迹发生了。东北风起!朱元璋随即命令,火船出发!这七条船在点火后靠近陈友谅战舰,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陈友谅的战船由于铁索连江,无法脱离,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14
-
2021-01-14...第十五章 鄱阳湖!决死战!
七月二十一日,鄱阳湖战役正式开始。双方在湖上布阵,此时朱元璋的士兵们才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的战船太小,在陈友谅的巨舰前就像玩具。陈友谅的战船中,最大的长十五丈,宽两丈,高三丈——大家可以自己去换算一下这船有多大。船只分三层,船面上居然有士兵骑马来回巡视。从船的前面看不到船尾(首尾不相望),士兵们站在自己的战船上只能仰视敌船(仰... 14
-
2021-01-14...第十四章 洪都的奇迹-2
六月十四日,他出其不意地从洪都的水关进攻,然而等待他的是早已守候在那里的长矛队。汉军士兵刚接近水关,守军就用特制的长矛穿过铁栅攻击他们,刺死刺伤不计其数,汉军拼死用手抓住刺出的长矛,才算暂时稳定住了局势。此时里面守军的长矛刺击停顿了下来,汉军大喜,以为守军已经逃跑,谁知过了一会儿,里面又开始用长矛向外刺,汉军习以为常,仍旧用手去抓,... 19
-
-
2021-01-14...第十三章 洪都的奇迹
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陈友谅率领他的军队开始了自己最后的征程。也就是在此之前不久,一个人来到了洪都,他是受朱元璋委派来此地镇守的。这个人叫朱文正。此人是朱元璋的亲侄子。由于洪都的位置很重要,不容有失,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朱元璋会把镇守洪都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这个嘴上还没有长毛的家伙。他不过是个纨绔子弟。这是朱文正还未上任前人们对他的评价。从实际情... 23
-
2021-01-14...第十二章 等待最好的时机
对于陈友谅来说,失败是他所不能承受的,毕竟一直以来,他都是成功者,但这次他是彻彻底底地输了。他认为上次战败的教训在于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水军,所以他更加用心调教自己的舰队。应该说陈友谅为我国的造船事业做出了贡献,后来伟大的郑和船队使用的航船技术和造船技巧就是从陈友谅那里继承过来的,当然,也算是抢过来的。这次,他制造了一种秘密武器。这是...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