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12...明朝那些事儿-2卷-8:逆命者必剪除之-3 最后我们要介绍朱棣手下最特殊的一支部队,神机营。
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这支部队使用的武器是火炮和火铳,在明朝时候,人们称呼这些火器为神机炮,许多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是丧命于这些神机炮下,马哈木同志就不要哭了,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
可以说,这支部队就是明朝政府的炮... 296 -
2021-01-24...第四十章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2-1 自从十年前被封在北平后,朱棣就和自己属地的邻居——蒙古骑兵打起了交道。由于双方住得太近,时常因为宅基地之类的纠纷闹点矛盾,谈不拢就打,打服了再谈,遇到打不服也谈不拢的就让朱元璋出兵远征。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带兵自北平出击蒙古,朱棣虽是皇子,但他明白,在这些老将面前自己还... 208
-
2021-01-24...第三十九章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 此时大明帝国的内部,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成为过去,经济得以恢复,国库渐趋充盈,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恢复了生机。朱元璋对此也十分满意,应该说,他是一个好父亲、好祖父。幼年的不幸遭遇使得他不愿自己的子孙受苦。为了让继承人可以安心地统治天下,为... 211
-
2021-01-24...第三十六章 名将蓝玉的覆灭-2 但这篇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用血写成的。蓝玉案把洪武年间的功臣宿将几乎一扫而空,从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开始,到此也应该告一段落了,该杀的杀了,不该杀的也杀了,大家歇歇吧。蓝玉的一生是极富戏剧性的,他的前半生一直笼罩在名将的阴影中,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历史并没有亏待他,在他... 219
-
2021-01-24...第三十六章 名将蓝玉的覆灭 昏着昏着是围棋用语,它的意思是指高明的棋手出现不该有的错误,把这个词用在蓝玉身上是很合适的。离开战场后,这位英明神武的大将军似乎就和任意妄为这个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归途中,蓝玉干出了一件颇为让人不齿的事情,他欺负了元主的老婆,而这位女性性情也甚是刚烈,自杀了(私元主妃,妃惭自尽死)。蓝玉的行... 215
-
2021-01-24...第三十五章 最后的名将蓝玉-3 于是,十五万大军出发了,士兵们向着未知的命运又迈出了一步。没有犹豫、没有动摇。因为他们相信,无论如何困难,蓝玉一定是有办法的,蓝玉一定是对的。上下同欲者,胜。 明军深入荒漠,为保密起见,行军路上小心翼翼,就连做饭也要先在地上挖个洞,在洞里做饭,以防止烟火冒出,被敌军发觉(军士穴地而炊,毋... 210
-
-
2021-01-24...第三十四章 最后的名将蓝玉-2-1 这个更横的人并不是蓝玉,此人也在我们的文章中出现过,但由于其本人能力所限一直没有露面的机会。他就是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常茂继承了常遇春的爵位和脾气,却没有继承他的军事天分,一直以来都跟着蓝玉到处跑。此时见到蓝玉没了面子,怒发冲冠,二话不说,抽出刀就向纳哈出砍去,就像今天酒桌上一言不合,... 283
-
2021-01-24...第三十三章 最后的名将蓝玉-2 这次远征的目标是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的元太尉纳哈出。纳哈出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在王保保死后,他拥兵二十万,占据辽东的大片地区,严重威胁着明朝的边界。朱元璋很早就想拔掉这颗钉子,因为只有除掉纳哈出,才能放心大胆地攻击北元。 与以往一样,重大的军事行动由朱元璋亲自部署,他根据形势,对冯胜做... 208
-
2021-01-24...第三十三章 最后的名将蓝玉 李善长的死终于给延续十年的胡惟庸案件画上了一个小小的句号。官员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朱元璋却没有松气,他似乎是个精力无限的人,在处理胡惟庸、李善长的同时,他在另一个战场上也赢得了胜利。这个战场上的失败者就是已经逃到大漠的北元,虽然在明初的几次战争中,北元的实力受到了严重削弱,但他们仍然有足够的... 284
-
2021-01-15...第二十二章 远征沙漠 朱元璋这次拟定了一个几乎完美的计划,他手下的名将们全部参与了这次行动。他召集了十五万大军,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各率兵五万人,分三路出征。其中以徐达为中路,出雁门关进攻和林,并沿途宣传要把王保保和北元皇帝赶出老家,然而这只是一个诡计,他的真实目的是引诱元军出战,在野... 284
-
2021-01-13... [编按: 转载于 顶点小说网/280xs.com, 2020-07-11. 《明朝那些事儿》已经收录到 有福经典UfqiClsc: https://ufqi.com/news/clscpage.1048.html?tit=明朝那些事儿 。 以下为作品样章,请试读后购买全部内容。《明朝那些事儿》第二卷... 247 🈶🖼️
-
-
本页Url:
-
2024-11-30-21:0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